- 相關推薦
《瓶子里的魚》讀后感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后感了。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瓶子里的魚》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緣于書名的吸引,一拿到這本書,我就迫不及待地拆開,坐下來聚精會神地看起來,深深地被書中的故事情節(jié)所打動。短短幾天,看了一遍又一遍,每一遍有不同的收獲,令我受益匪淺。
瓶雙從小被外婆和舅媽帶大,沒有父母的陪伴。因為一場誤會,她不再依賴媽媽,反而很厭惡她,有什么事都跟舅媽說。之后,爸媽離了婚,媽媽把她接到吉隆坡生活。一起生活后,瓶雙經常跟媽媽吵架,生氣憤怒促使她逃課、喝酒等,甚至還被人欺騙,經歷了一場瘋狂又懵懂的青春期。
“青春期會是迷茫的”。瓶雙在吉隆坡時認識了新同學,交了新朋友,其中有宣麗、還有個叫Jordan的男同學。這個男同學先是一次次熱情地幫助瓶雙,卻趁她昏迷不清的時候,成了一頭“披著羊皮的狼”,對瓶雙打壞主意,把她稱為“到嘴邊的魚”。我認為這個情節(jié)是在警示我們交友要謹慎,得學會辨別什么樣的才是真朋友。
母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瓶雙媽媽始終在用她自己的方式深深地愛著她,但一開始瓶雙并不能理解,經歷過好些事情,才漸漸地體會到這份深沉的愛。開始意識到母親有她的難處,很多時候也需要你的體諒與包容,需要在她孤獨的時候有你的陪伴。
在書的封面上寫著:愛,是給魚破瓶而出的自由。瓶雙媽媽把自己比做瓶子,一直守護著瓶子里的瓶雙和她爸爸,隨著婚姻的破碎,里面的兩條魚變成了一條魚。在本書的最后篇幅,瓶雙隨著對母親的越來越理解,勸母親不要再養(yǎng)魚了,應該解開束縛,讓魚兒像風箏一樣放飛去藍天翱翔。因為母親就是放飛風箏手上牽著的這根線,無論風箏飛去哪,牽著的線始終在這一頭。
《瓶子里的兩條魚》這本書,像一個指南針,為我在“青春期”這座大山中指明方向。它又像一盞燈,照亮我在“青春期”的漫漫長路中繼續(xù)前行……
【《瓶子里的魚》讀后感】相關文章:
瓶子作文500字08-23
[精選]瓶子作文500字10-22
瓶子作文500字(精品)08-28
瓶子作文500字(熱)10-25
(精華)瓶子作文500字01-16
瓶子作文500字【實用】01-05
瓶子作文500字經典[6篇]11-13
瓶子作文500字6篇【經典】08-28
瓶子作文500字5篇08-28
瓶子小學作文(通用35篇)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