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讀后有感作文十篇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獲不少,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后感呢?那么如何寫讀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后有感作文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讀后有感作文 篇1
一天,我作業(yè)寫完了,準備看書。于是我就去書箱里找,在書箱的最底層看到一本黃色的書,一看,居然是著名的作家海明威寫的《老人與!贰N伊⒓茨贸鰜矸,這本書講的是:一個叫桑提亞哥的老人,出海84天都沒有打到一條魚。被別的漁夫看作成了失敗者,可他堅持不懈;在第85天,他終于捕到了一條大馬林魚。那條馬林魚太大了,比他的小船還長兩英尺。馬林魚拖著他的.小船游了兩天兩夜,他才把大馬林魚刺死,栓在了船頭。沒想到,魚腥味卻吸引了一群鯊魚,他們大口大口的來搶吃魚肉;老人為了保護魚肉不被鯊魚吃掉,與鯊魚們做起了殊死的拼搏。。。。。但他始終沒有阻擋住鯊魚一次次的進攻,魚肉還是不可避免的被吃完了。大馬林魚只剩下了一副骨架子,他只好拖著骨架子回家了;當人們看到這副碩大的魚骨架,都震驚了。老人成了英雄,人人稱贊。
看完這本書,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我覺得桑提亞哥老人是一個勇于挑戰(zhàn)自身缺陷、不畏困難的勝利者。在自己生命危及的時候,他還竟然有勇氣和鯊魚搏斗,他那永不言敗,毫不氣餒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這本書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無法忘記它。
記得有一次數(shù)學考試中,我被一道思考題給難住了,我苦思冥想了二十多分鐘,都沒有能解答出來,我都甚至想要放棄了;這時我眼前浮現(xiàn)了這個可敬的老漁夫,我怎能被一道小題給打敗呢?于是我換種思路,繼續(xù)思考,終于這道題被我解對了。
我覺得在今后的生活和學習中,我們都不能輕易被困難打倒,尤其在小事上!做任何事都要堅持不懈,遇到困難要迎難而上,決不能裝作而廢。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獲得更大的成功!
讀后有感作文 篇2
原以為《簡愛》就是簡單的愛情,看了才知道錯了,一面笑自己當時的幼稚,一面為簡愛的不敢居人下,追求真愛的不平凡經(jīng)歷而感動不已。
書中主要講述了簡愛的勇于反抗的一生。簡愛是個孤女,寄住在李德家,并受盡了李德家的各種欺辱。當簡愛準備進入渥德學校讀書時,李德太太竟撒謊告訴布斯先生說她是個愛撒謊的小孩,然后謠言傳布開了,簡愛也因此受人排擠,只有田普爾相信她是被冤枉的,并幫他洗刷了冤屈。簡愛在渥德學校當了六年的學生,二年的老師,然后離開了這所學校,找了一份家庭教師的職業(yè)。在那里,她受盡了溫暖和理想的待遇,并對莊主羅徹先生有了好感。誰知,好景不長,羅徹先生的妻子竟然出現(xiàn)了,而她還背負著悲慘的婚姻。簡愛選擇了離開。在她新的旅途中,她認識了約翰、戴安娜、馬莉這三兄妹,并受到了他們的照顧。而簡愛終究惦記著羅徹先生,并決定重新去找他。她回到了她擔任家教的地方,意外地得知羅徹先生那位患有精神病的妻子放火燒了這個莊,羅徹先生也因此眼睛瞎了。然而簡愛并沒有嫌棄他,她留在他身邊照顧了他一生。在簡愛里,命運是不可靠的,雖然她只是個孤兒但內(nèi)心堅強,在離開舅母家的那一刻,把幾年的不滿都宣泄出來,我也就不能不對簡不有一個新的.印象了。而簡與羅切斯特的愛情是那末地唯美,沒有金錢與利益的充斥,中國有句話叫“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他們之間的愛情就想這句話一樣。
這些天來我又捧起這本書,走入簡樸素的生活,重新認識他的心靈歷程,書中許多的人及故事,尖酸刻薄的里德太太,人間地獄般的勞沃德學校,美麗而不幸的小海倫,然后走出充滿神秘和陰森氣憤的桑菲爾德莊園,還有天生傲慢的羅切斯特......
簡愛的人生歷程告訴我們,人的一生是需要尊嚴去支撐,拼搏去攀登,愛去充實的。是啊,人的價值是人的尊嚴加愛,再加上與命運的反抗。小說的結局給女主人公安排的就是這樣一種生活,我想這也是作者所期盼的一種結果,作者所向往的一種生活。在當時的社會,我認為這樣的結果很好并近乎完美,似乎有點不可能。因為這個世界,及人的價值,都少不了金錢的支撐,有人為了金錢而告別愛情,在窮與富之間選擇富,在愛與不愛之間選擇不愛。很少人會像簡那樣為愛情而拋棄所有?纯创巴廛囁R龍的世界,有多少人能夠為了愛情而拋棄所有呢?又有多少人能夠對這份愛情矢志不渝呢?現(xiàn)在的人們都追求物質(zhì)生活,未曾停下忙碌的腳步,問一問奔波的心是否累了,是否還過得幸福呢?幸福屬于每一個人,只要你懂得爭取,懂得感受,幸福就沒有理由與你擦身而過。
朋友們,不要讓金錢利益遮住了你搜索幸福的雙眼,幸福離我們每一個人都不遠,不管你是長的平庸,個子矮小,還是相貌平平,你的心都是充實的。
讀后有感作文 篇3
我用了四天讀完了這本名著。
因為閱讀的是未刪減版,所以里面的內(nèi)容要更加豐富繁多。文章大概講的是一個英國青年魯濱孫從小喜歡航海,曾離家到各地航海旅行,在驚心動魄的航海中經(jīng)歷無數(shù)險情。后來一次航海中,整條船在太平洋不幸罹難,船上的人都葬身海底,唯有他一人得以奇跡般地活了下來,并只身來到一座荒無人煙的島上。魯濱孫從絕望的縫隙中得到了生命的啟示,性格堅強的魯濱孫在島上獨立生活了28年。他在孤島上勞作生息,開拓荒地,圈養(yǎng)牲畜,生產(chǎn)水稻和小麥,年復一年與孤獨作伴,克服了種種常人難以接受的困難。
令我印象猶深的是,文章以第一人稱敘述,這樣的好處是可以生動仔細地描寫出人物的心里活動,讓讀者能更加深刻的體會到魯濱孫在遭遇險難,孤島求生的艱苦生活和其內(nèi)心的堅毅勇敢。
整本書通讀下來,更多的是驚訝。在荒島上居住35年,沒有食物、衣服、居所,只能靠自己的生存能力去維持生活。更重要的'是還要有一個良好樂觀的心態(tài),去看到生活的曙光。
在第一次閱讀前,我大概了解了主要內(nèi)容,又翻看了一下目錄,挑選了一章自己感興趣的情節(jié)提前閱讀——這是我的閱讀習慣。我比較感興趣的是第七章“勞動創(chuàng)造”,因為好奇在遭遇災難后魯濱孫為什么還能看到希望,去自力更生。
故事進行到這里,魯濱孫確信被搭救的可能性已經(jīng)幾乎渺茫了,他在思索一番后決定利用身邊的資源讓自己存活下去。他在勘察完島上的情況后,先是為自己找來了食材;緊接著又利用地形建好了住處,制作了面包等食物;還用槍打來了許多野味;并馴養(yǎng)了捕捉的小野山羊。在接下來的幾年里,魯濱孫開拓了一片荒地,種上了谷作物。還砍下了一棵大樹,造出了自己的獨木舟。
這是他在孤島上的勞動所得,在最艱難的情況下。
在遭遇不幸時,他并沒有被困難擊倒,反而把那渺小的希望逐漸擴大,充分利用自身能力,維持生命。我認為他度過了兩道難關,心理上的難關。一是在身無分文時,沒有絕望的念頭,而是決定用自己的雙手去創(chuàng)造;二是在自己尋找制作生活用品時,不管環(huán)境資源多惡劣,總是在積極思考解決這些難題。這兩關魯濱孫過得都特別漂亮!這也許就是人物身上最大的特點了吧:不放棄,不絕望!
等我把整本書看完時,看到了魯濱孫身上的很多特點,但我依舊確信他最大的特點就是最初的那一章里看出來的:堅毅勇敢,永不言敗。魯濱孫是在航海時遭遇災難堅強克服,但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應該是這樣的。當遇到棘手的難題時,不是放棄撒手,而應該是勇敢去面對,用上自己的有利條件,靠著雙手和大腦去解決問題,不是嗎?
謝謝魯濱孫,你的神奇經(jīng)歷,給了我遇到難題的啟發(fā)。
讀后有感作文 篇4
這是一部有關愛情和成長的故事,牽涉到友情和親情倫理。作者用一種毫不花哨但卻清澈明晰的文筆一路娓娓而來,慢慢地向我們講述了這樣一個如同發(fā)生在你我身上的感人肺腑的愛情故事。
故事情節(jié)在層層鋪墊中徐徐展開,每個情節(jié)設置的恰到好處,處處柳暗花明,總是會讓人感到意想不到的糾葛,作者實在是獨具匠心。從作品中可以感受到一種動人心魄的力量,讓人為之心悸,為之淚下。
林小溪是一位為愛情可以不顧一切的女人,若被她愛上,即使被辜負,也會一追到底。好女人總是需要經(jīng)受磨練,然后終于等到了許諾,生命里其實最適合她的男人。在林小溪和許諾的分分合合中,我們和主人公一起成長,體會人生和愛的悲喜炎涼。
時光在手指里轉動,在愛恨交織里,每一個人,就是這樣經(jīng)歷著相似有截然不同的人生。
除了情節(jié)外,作者的文字功底也相當?shù)?好,叢中的一些片段就可看出:
在愛情的離別中,剩下的人永遠比離去的人難過。一個是離開,一個是固守。離開的那個,遠離舊的環(huán)境去尋找新的生活、新的目標,激昂的斗志已經(jīng)將離愁沖淡。剩下的人,到處課觸摸到的只有回憶。
愛情,它不同于親情的深遠,友情的敦厚,積聚時波濤洶涌,爆發(fā)式天崩地裂,失去是有痛徹心扉。這種說不清、道不明、看不見、摸不著的情愫每時每刻不知要踢中多少人的軟肋,明知既是蜜糖,也是砒霜,卻無從逃避,無力抗拒。
不愛一個人,一生一世的相對,都是無疾而終的平淡;愛上一個人,只需一分一秒,便是一生一世的糾纏。
這些良言金句令人滿口留香。
請坐下,慢慢地沏上一杯淡淡的綠茶,把逐日奔忙的身體放松下來,等待落在后面的心靈慢慢的趕上來。然后,翻開書,繼續(xù)讀下去,你就會沉浸到那浪漫純真的愛情之旅之中去,就會親自揭開所有的謎底。
作者就像是傳教士,將我們對生活對愛情的感悟,傳遞于世,傳遞給熱愛他們的讀者,求取共鳴。
生活即使像愛情一樣充滿艱辛和磨練,卻也繁花盛開。我們流連于世,感受著悲喜,見慣起落,可是我們依然跋涉,為此不屈不撓,為夢想和信念去奉獻畢生。
若你能在這本書里不時發(fā)現(xiàn)自己的足跡,請別訝異,這是一部走進了你內(nèi)心世界的故事,有你的感傷,有你的淚水,有你的過去,或許也有你的未來。
讀后有感作文 篇5
每個人都有童年,并且每個人的童年是不同的,但是,我們每個人的童年有高爾基那么貧苦嗎?不,我們沒有,我們在家里是獨生子,是父母親的掌上明珠。
其實高爾基的童年沒有我們幸福,家庭也沒有我們美滿。高爾基從7歲起就沒有了爸爸,跟著媽媽和年邁的奶奶生活,別的小孩都有新衣服,就他沒有,他有的就只有幾件打滿補丁的衣服和一個書包。然而,他沒有埋怨媽媽,而是更努力得讀書,準備孝敬辛苦的媽媽。童年這本書記載了高爾基兒時的一些故事,中間還夾著一點點的苦澀,還夾著做人的道理:高爾基在這樣艱苦的環(huán)境下也能成才,真讓我佩服。高爾基在小的時候就非常喜歡數(shù)學。在一節(jié)數(shù)學課上,老師出了一個題目考在班上的同學,題目是:“1+2+3+4+……+100=?”這可為難了很多同學,他們一個個都很著急,只有高爾基算出來了,等于5050。從此,老師不會再因為他們家窮而瞧不起他們,而是覺得他很有數(shù)學天賦。我們要向高爾基學習,孔子說得好:“見賢思其焉。”
這本書中書中形象地描繪了主人公阿廖沙悲慘的童年。阿廖沙父母雙亡,而外祖父脾氣十分暴躁,只有外祖母疼愛他了。外祖父不太喜歡他,兩個舅舅更是討厭他。就在這樣惡劣的環(huán)境下,他卻走過來了。其實,阿廖沙的原型就是高爾基本人,高爾基借阿廖沙這個人物來描述自己的童年。這令我深深地體會到了當時那個年代的.人的丑陋面目。高爾基的童年跟我們現(xiàn)在比起來,實在是太悲慘了!我們多幸福啊,被父母寵著。每天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中,聽著老師講課;回家有大魚大肉等著你品嘗;你想要什么,就給你什么;如果有人欺負你,大人會毫不猶豫地狠狠地教訓那個人一番。而高爾基那個年代呢?高爾基很少有安寧的日子,幾乎天天有人傷害他、辱罵他、欺負他。我也有些想不明白,那些人做這一類損人不利己的事情干嗎呢?這些毫無意義的事情值得他們?nèi)プ鰡?所以,我們更要珍惜如今美滿、幸福的生活。我們要抓住童年的尾巴,努力學習,千萬別身在福中不知福。這樣優(yōu)秀的學習環(huán)境,這樣美好的童年生活,我們再不好好學習,那就太對不起父母了。如今,眼看童年就要走了,迎來的是充滿活力的少年,讓我們珍惜童年的最后一刻,稍不留神,童年就會離我們遠去,抓住童年最后的時光,留下我們對童年最美好的印象吧!
讀后有感作文 篇6
讀了《穿越茫茫大草地》這篇文章,讓我感覺到過氣候變化無常、缺少水源、遍地沼澤的草地時是多么危險而又艱難困苦的一次漫長的旅程啊,那里地質(zhì)松軟,一不小心就會陷進泥潭。
這次旅行不僅體現(xiàn)了紅軍不怕困難,互相幫助的品質(zhì),更值得我們學習的是他們那種吃苦耐勞的精神,那是我們現(xiàn)在的孩子最缺少的東西啊,但是紅軍卻堅持了下來,這種精神真可貴啊。
一路上,不知有多少紅軍戰(zhàn)士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他們有的陷進了泥潭,并永遠的躺在了那里;有的戰(zhàn)士一路上饑寒交迫,實在是走不動路了,就永遠地坐在那里,被冰雪凍結得與天地融為一體,成為了一座晶瑩的雕塑……還有一些戰(zhàn)士以堅定的革命信念,蔑視一切困難,頂寒風,冒大雪,啃牛皮,吃野菜,終于走出草地,繼續(xù)堅持革命斗爭。所以,如果沒有他們,哪來我們現(xiàn)在的幸福生活?哪來現(xiàn)在的天下太平?所以我們現(xiàn)在要好好學習,在學習上一樣要不怕困難,因為困難像彈簧,你強它就弱,你弱它就強,讓我們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長大以后做一名祖國的棟梁之才。
在過草地是的時候,發(fā)生了許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一名小戰(zhàn)士不小心踩進了泥潭里,身子漸漸下沉,他知道自己不行了,把槍往其他戰(zhàn)士那兒一扔,對他們說:“別管我,你們快走,告訴我的家人,好好活著,革命一定會勝利的!钡瞧渌麘(zhàn)士哪能見死不救,一名戰(zhàn)士上去救了,草叢塌陷了,自己也陷了下去,又一名戰(zhàn)士去救,也陷了下去,最下去四名戰(zhàn)士,其他戰(zhàn)士想辦法救援,可只救上來一名戰(zhàn)士,其余的戰(zhàn)士永遠的睡在了這塊草地里。其他戰(zhàn)士只有擦干自己的眼淚,鼓起勇氣,繼續(xù)攙扶著上路了。這個情節(jié)讓我了解了一個道理:在現(xiàn)實生活中,不管是誰有困難,都要想一切辦法幫助他,不能自私自利,我們大家都要互相關心、互相幫助,要同心協(xié)力克服眼前的一切困難,發(fā)揚紅軍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的好品格,這樣大家在一起學習才會十分的愉快。
但是,在紅軍中卻也有逃跑主義者,就像張國燾采取逃跑主義,害得紅四方面軍不得不三過草地,由于糧食奇缺,原來計劃用10天的時間到達阿壩,結果用了20天,使紅四方面軍遭受了許多不必要的損失。我認為像張國燾這樣的行為是可恥的,他給紅軍這塊鮮艷的紅旗上抹黑,我覺得像張國燾這樣的人根本不配參加紅軍,紅軍應該是把個人的利益放在人民利益的后面,這樣才是一名真正的革命戰(zhàn)士。所以我從小就要學會奉獻,時時記住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從現(xiàn)在開始培養(yǎng)長大以后有著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做一個為社會作奉獻的`人。
在過草地的時候,紅軍就是這樣一步一步走過來的,他們雖然知道過草地那是九死一生,但是他們把人民的利益想得高于一切,甚至超過了自己寶貴的生命,他們心中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北上抗日,把人民從水深火熱之中救出來,他們用自己的利益甚至生命換來了全民族的解放,讓倭寇永遠地滾出了華夏大地,讓廣大的中國人民從此過上幸福、快樂、太平的日子。我在學習的征途中也要學習紅軍那種不怕困難、不畏艱難險阻的精神,長大以后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昌盛,讓中國一躍成為世界強國。
讀后有感作文 篇7
讀了《臥冰求鯉》這篇文章,我被主人公——王祥的孝心感動了。
這篇文章講了在一個天寒地凍的日子里,王祥的繼母想吃新鮮的鯉魚。王祥便立即穿上一件破爛的舊棉襖,來到了河邊。王祥頓時傻眼了:河面已是萬里冰封,哪里還有鯉魚?沒辦法,王祥只好試著用體溫將冰融化?墒,冰只融化了一點,王祥已經(jīng)冷得瑟瑟發(fā)抖。這時,冰突然自行裂開,出現(xiàn)一個小洞,洞里躍出兩條鯉魚。王祥興奮極了,迫不及待地帶著鯉魚回家給繼母吃……
用體溫將冰融化,那是多么不可思議啊!我不由自主地想起那天的情形。那天冷空氣突然來襲,天氣非常的冷,學校的跑操依然繼續(xù),我們不由得抱怨起來,跑操的時候還把衣服伸進衣袖里,不情愿拿出來。可王祥呢?竟然xx著上身趴在冰面上!是什么力量使王祥的意志力這么堅強呢?我想:應該是他對繼母的那份愛和孝順吧!想到這里,我的眼前浮現(xiàn)出我的媽媽。我是媽媽帶大的。小時候,我很倔強。因為爸爸在辦工廠,所以每天我和媽媽一起往服裝廠里跑。
過了幾年,我長大了,媽媽決定將我送到幼兒園里去,這樣她既可以好好上班,我也不用和媽媽到處奔波。但是可能是因為天天和媽媽呆在一起的緣故,我卻怎么不肯,和媽媽耍起了小脾氣,可媽媽的意志非常堅定,這根本就不管用。到了幼兒園,我還是很固執(zhí),竟然忘其他小朋友的桌子底下鉆,媽媽沒辦法,只好把我?guī)Щ丶遥m然這件事過去了好多年,但是我還是不明白,那時候的`我為什么脾氣這么倔,媽媽只是希望我每天可以不用和她跑來跑去,而我卻不知道媽媽的這份心。不管是以前還是現(xiàn)在,以前的我們不懂事,現(xiàn)在呢?媽媽為我們準備飯菜,希望我們可以吃得好一點,而我們卻挑三揀四,盡為父母出難題,難道現(xiàn)在的我們也不懂事嗎?
雖然,現(xiàn)在的生活并不需要我們像王祥那樣“臥冰求鯉”,但我們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尊敬、孝敬長輩。我們可以幫父母收拾碗筷,幫父母打掃衛(wèi)生,幫奶奶捶捶背,幫爺爺按按摩……這些事情不都是我們可以做到的嗎? “孝在于質(zhì)實,不在于飾貌。”只要我們用心去做,長輩們也一定會感受到的,不是嗎?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蓖跸橛米约旱男袆幼髁嘶卮!杜P冰求鯉》這個故事將永遠銘刻在我的心中……
讀后有感作文 篇8
今天,我看了一個故事,里面講到時間就是生命,說的是有一個大學教授很有學問,有一天,一個學生請教他怎么樣才能考出好成績來,他便笑著讓這位學生明天到他家里去。
第二天,學生到了他家,從門口看到家里很亂,而教授則讓他在門口等一分鐘,當著學生的面打掃起來,僅僅用了一分鐘時間,教授就將客廳打掃干凈了,并且倒了兩杯咖啡,讓學生進來喝咖啡。喝完咖啡,教授就讓學生回去了,學生不解地問他的問題,教授卻說已問題,教授卻說已經(jīng)回答他了。學生開始覺得很奇怪,后來才明白:這一分鐘看起來很少,但只要你利用好了這一分鐘,你就會覺得這一分鐘是必不可少的,學習上的成功也正是要抓住這么多的一分鐘。
是啊,時間如流水,一去不復返呀。假如你把這一分鐘放在吃喝玩樂上,那你長大就會一事無成。魯迅爺爺說過:“人家說我是天才,那是不對的,我只是把別人喝牛奶的'時間用在學習上罷了。時間就是生命,無端地浪費時間就是催殘生命,與謀財害命是沒什么兩樣的!彼脑捳f得多么樸實、多么真摯!
但是,在生活中有些人卻執(zhí)迷不悟,用撲克牌來賭博,整天圍著它們轉;一些學生不想上學,竟然逃學;還有一些學生迷上了上網(wǎng),經(jīng)常上網(wǎng)吧,甚至偷了父母的錢去網(wǎng)吧玩……把美好的學習時間就這樣丟棄了,把自己的青春就這樣拋在這些東西上。然而他們不知道,時間也正在悄悄地溜走,拋棄他們。
我們從小就應該向珍惜時間的人學習,珍惜我們生命中的每一分鐘,讓它發(fā)揮出更大的作用,不讓自己一生碌碌無為、虛度年華。
讀后有感作文 篇9
說什么,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到頭來,誰見把秋捱過?
——題記
四大家族的沒落,三位本家姐姐的可悲命運,惜春這樣嘆道。正所謂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在那樣繁華的大觀園里,富貴奢華難以形
容,一些情感又如此熾熱,卻無法掩飾在男尊女卑的社會上唱著一首又一首的悲歌:鎖于深宮的元春、被折磨而死的迎春、遠嫁的探春、孤首
青燈泥佛的惜春、含冤而死的可卿、跳井而死的金釧……
怎么了,一曲紅樓,淚盡心頭?是否這世界太黑暗了?這是什么封建制度,是什么婚姻制度、等級制度?這又算什么社會統(tǒng)治思想,什么
社會道德觀念呢?這些就是悲劇的根源罷。
作者曹雪芹在清朝的黑暗斗爭下從出身高貴公子哥淪落到窮困潦倒的地步。他醒著看世界,醉著寫紅樓。他的.才情都融入了大觀園。那么,那個寶玉就是他的縮影吧?
神瑛侍者,尋己之求,文采風流,人亦風流。
莫說寶玉胸無大志、慵懶無用。寶玉說女子是清潔的,他喜歡和姐姐妹妹的在一起玩,一起鬧。不屑仕途經(jīng)濟,不愿沾染官場。亦莫說他
處處留情,寶玉的心是不二的。他的心給了林妹妹,癡了,刻骨銘心了,他也是重感情的。他厭惡世俗,尋著自己的追求。如果說他是這個社
會的另類,那么人以群分、物以類聚,林黛玉與他則是同一類人。
仙姝草生,才傲氣嬌,還淚而來,淚盡而去。
黛玉啊,父母早逝,寄人籬下,以淚洗面誰見得?有人說她尖酸刻薄、百般小氣,無女子大方之氣質(zhì)。實則是她不愿破壞純凈的靈魂,不
屑拉攏旁人,才高氣傲,看透世態(tài)。細細讀,情不禁為黛玉拭一把淚。這樣一位水似的女子,冰涼冰涼的;這樣一位淚做的女子,凄涼凄涼的
。這素凈的靈魂,是風雨中那挺立的蓮花吧?“連宵脈脈復颼颼,燈前似伴離人泣!摈煊竦脑~是抑郁的,甚至是悲傷過重的。她的人也是一
曲悲傷的詞。
一把花鋤悲葬花!盎ㄖx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游絲軟系飄香榭,落絮輕沾撲繡簾!彼眨l來葬香魂?
終于,香魂一縷隨風散,愁緒三更入夢遙。
一個淚盡而去,余人各撫留在人間苦澀的琴。月滿紅樓,滿是淚痕。
讀后有感作文 篇10
《海倫娜的奇跡》中恩雅真的是位了不起的校長,一個敢于創(chuàng)新,敢于堅持的女校長。在恩雅就任海倫娜中學校長的第一天,情況就對她非常不利。學校全體教職員工都無一例外地穿上了黑色的喪服。從來沒有一所學校會對它的新校長進行這樣的shi威抗議。而20年,海倫娜中學的全體教職員卻為即將退休的她舉辦了一場盛大的慶典,來表達對這位校長的感謝,這樣的慶典在德國的中學來說是前所未有的。從穿喪服抗議到辦盛典感謝,能讓我們想象到學校該是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想象到恩雅校長在改革教育路段上怎樣的堅不可摧,想象到恩雅校長在獲得認同中付出了怎樣的心血。說恩雅校長是敢于創(chuàng)新的,那是因為她堅持讓海倫娜學校走出一條不同的路。
書中第一章“把文字傳給孩子——學習讀和寫”讓我想到了我們學!皶阈@”的理念,迫不及待地看了起來。海倫娜中學是德國的一所綜合中學。一句“一所好學校會不斷為學生創(chuàng)造各種寫作的機會和環(huán)境,并讓他們看到,閱讀和寫作非常有意思,而且受人重視。”就說明了閱讀和寫作不論在小學,中學,高中還是大學都應該受到重視。盡管那里有一些孩子和大多數(shù)的同齡人一樣,腦袋里裝滿了各種各樣稀奇古怪的東西,但是他們的寫作能力真的很差。越不會寫就越不喜歡寫。學校就想了很多方法激發(fā)孩子的寫作興趣,編墻報,寫班級日記,表演自己寫的劇本,師生通信,不同學校間班級通信或是班級自己出一本書。其中值得一提的是20世紀20年代法國的教育改革先鋒塞勒斯丁一直呼吁與要求的“自選文章”是一種“把文字傳給孩子”的非常好的方式。
海倫娜中學當初實行時只能靠排字母印刷,當孩子們將自己的故事一個字母一個字母在印刷機上排出后,單詞拼寫得到了改善,更激發(fā)了學生寫作的興趣和自信。我們學校定期出版的《含英》書本就是出自我們學校小朋友之手。記得上學期302班的陳建雄同學拿到了新一期的《含英》后,興奮地對我說:“Miss 黃,這期有我們班同學寫的文章呢!”他為別人高興之余,我相信他也很希望有一天自己的作文能被選中刊登,讓全校的同學欣賞。而在閱讀方面,海倫娜中學幾年前因經(jīng)費不足被迫關閉了學校圖書館。但是他們卻沒有因此而關閉學生閱讀之門。他們決定將閱讀的圖書分發(fā)給各班,每班都有圖書館和“閱讀角”。我們學校每個班都有個“書吧”,還有“曬書”和“漂書”等活動有著異曲同工之處。我們學校的“書香校園”理念是走在教育改革前列的,我們學校在實施各種各樣的“書香”活動過程中也遇到過不少挫折。創(chuàng)新是帶著點冒險的。
新事物的出現(xiàn)總會遭到一部分人的反對和批判,但是新事物成熟后總會得到人們的認同。我們學校的語文老師的`工作量會比別的學校老師大很多,因為他們?yōu)榱丝茖W有效地“把文字傳給孩子”,讀后感《《海倫娜的奇跡》讀后感!》。他們要為孩子們推介好書,為孩子們寫更多的評語,為孩子們修改更多的作文……但是,孩子們都喜歡在星期四中午捧著書興致勃勃地讀著,孩子們都希望自己的文章能上《寧波晚報》,《含英》……只要有這些,就夠了,就是成功的。閱讀就是人的終生學習方式。不管在什么階段都需要去重視和培養(yǎng)這樣的習慣。鄞州高級中學的學生去圖書館借書是不需要刷圖書卡的,你可以隨意的拿到任何地方閱讀。這為學生的閱讀提供了極大的自由空間。有些人說,這對學生來說是件好事,可是學校不怕學生不還或是弄丟了嗎?鄞州高級中學的校長是這樣回答的:“如果我認為我們的學生都是君子,那君子會做這樣的事情嗎?只有你不把學生當作是君子,才會發(fā)生這樣的事情!钡拇_,校長給了學生這樣的信任,學生能不對閱讀感興趣,能不對書本愛護有加呢?
很多事情我們只是沒想到或者是想到了沒敢去做,教育改革就是要有敢于創(chuàng)新,敢于走新路的決心和信心。說恩雅校長也是敢于堅持的,那時因為她在實現(xiàn)這樣一個奇跡中飽含了所有的艱辛卻從未放棄過。改革和創(chuàng)新之路上少不了反對者,自然也少不了失望與困難。當1972年恩雅在全體教學會議上,申請取消分數(shù)制。當時真是群情激憤,有的老師甚至握起拳頭猛擊桌子,以示強烈反對。其實所有的老師都努力捍衛(wèi)分數(shù)制,好像一旦沒了分數(shù)制,學校就會滅亡了一樣。就在老師們決定保留分數(shù)制之時,15歲的約翰尼斯作為學生代表參加了全校教學會議。他不同意教師們的決定,并隨后去各個班做取消分數(shù)制的理念宣傳,去說服心存疑慮的老師們。
經(jīng)過激烈的爭辯,海倫娜中學決定在為期三年的實驗階段里取消兩個年級的分數(shù)制。而在三年中讓許多老師多恍然大悟,“學習發(fā)展報告”就像分數(shù)制還在一樣,學生還是一樣的努力。恩雅成功了,約翰尼斯也成功了!在這樣“取消分數(shù)制”的風波中,恩雅從來沒有停止過思考,也從來沒有過煩惱,但是有她這樣執(zhí)著的人在三年時間里實現(xiàn)了這樣的夢想。“常演戲的人,數(shù)學一定好”“把墻拆了”等活動在改革中走過彎路,甚至犯過錯誤,但在新事物令人不安時,恩雅校長在第一時間給予老師全力的支持。校長對外保護學校,對內(nèi)則像一個外人,一個權威。
恩雅是位女校長,讓我不禁想到了我們的林校長。同樣身為女校長,同樣擁有不斷的革新精神。在冬天,老師組織學生跑步暖身是一件很普通的事。部隊里的士兵排齊了隊伍“像豆腐塊”一樣跑步是一件普通的事。但是,小學生能夠向解放軍叔叔一樣,跑步時一個班一個班像“豆腐塊”一樣跑步卻是件不平常的事。其實,自由和紀律之間并不是絕對的。孩子們們的好動與孩子們的集體意識是不矛盾的。
盡管,剛開始這樣練習的時候,學生們的表現(xiàn)不夠理想,教師們管得很吃力,但是不到一個月的訓練,學生們就能有秩序地跑得很出色了。因為林老師在一開始就堅信能夠成功,重要的是給予學生和老師們支持和鼓勵。作為一名年輕的新教師,需要向恩雅校長學習這種教育創(chuàng)新,向恩雅校長學習堅持不懈的努力。當我們面對新事物時,更多的是要帶著發(fā)展的眼光去評判;當我們在做新事物時,更多的是要有一份理智的執(zhí)著和堅定;當我們遇到新困難時,更多的是要去想辦法克服而不是退縮。
記得俞洪敏老師曾經(jīng)說過人要像樹一樣的活著,不斷吸收陽光雨露,長大了可以為人們遮陽,死了也可以成為棟梁之才,制造很多東西,留給后代。而不應該像小草一樣活著,同樣吸收陽光雨露,但是永遠只有那么大,永遠被人踩在底下。普通的教師盡管不像是校長那樣的參天大樹,但是只要我們相信自己是樹苗,朝著大樹的方向發(fā)展,同樣擁有一份對教育的反思和改革精神,那么請不要吃驚自己將來將長成大樹的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