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談高考作文集錦6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根據(jù)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談高考作文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談高考作文 篇1
“偶系窮銀,木油米! ”這句讓不少人看后不知所云的話,出現(xiàn)在競賽作文里。在近日舉行的“外研社杯”第25屆上海市中學生競賽頒獎典禮上,“Q言Q語”即網絡語言的運用引起評委們的關注。網絡語言該不該進入作文?對此,周刊專門采訪了多年參與高考作文閱卷的專家,請他為考生指點迷津。
七成學生認同網絡語言的“風趣”
網絡語言究竟是古老漢語的新時代烙印,還是將純潔的漢語引入歧途?究竟是現(xiàn)代漢語的積極發(fā)展,還是顛覆傳統(tǒng)的文字游戲?本次作文競賽的主辦方之一——《中文自修》雜志社,針對全市中學生進行調查,結果顯示,網絡語言頗受中學生的歡迎和追捧,超過50%的同學認為網絡語言風趣、流行、有活力。即便如此,只有不到10%的學生表示,自己會在作文中使用網絡語言。大部分同學表示:不使用網絡語言的原因不是因為自己不喜歡,而是因為老師和家長不允許。
網絡語言的出現(xiàn)實際上是語言更新和豐富的過程,作為一種語言實踐,網絡語言以新奇、簡單、幽默等特點在中學生中大行其道,更是證明了其生命力和活力。譬如將近70%的被調查者表示自己被網絡語言的 “風趣”這一特點吸引,而這正是網絡語言較之傳統(tǒng)規(guī)范漢語所獨有的特點。
記者采訪發(fā)現(xiàn),很多家長和老師對網絡語言進入作文,持反對態(tài)度。 “只要有時間,我都會看孩子的作文,檢查是否使用了網絡語言。 ”本屆作文競賽的一位獲獎者的家長陳女士告訴記者,每天晚上,孩子都會上半個小時的網,了解有什么最新的流行詞語,以便于第二天和同學進行交流。同時,細心的她還發(fā)現(xiàn),女兒會在自己的習作中使用網絡語言。 “很多網絡語言,都不知道想表達什么意思?有些還是錯別字。 ”對此,陳女士給女兒定了一條規(guī)矩:可以和同學說網絡語言,但是,寫作一定不可以使用網絡語言,避免給為自己的考試和升學帶來“不安全因素”。
評委對網絡語言持寬容態(tài)度
多年從事上海市高考作文閱卷工作的專家、華師大中文系周宏教授是本次競賽的評委評委之一。他表示,在本次作文競賽中獲得一等獎的作文,絕對是高考作文的一類卷。他提醒各位同學和家長,請不要約束自己或者孩子的真實想法。高考作文的評判標準是非常開放,非常寬容的。沒有個性的文章,沒有思想的文章,沒有真情的文章是不可能在高考中獲得一類卷的',而我們的競賽作文恰恰是有個性、有思想、有真情的。
本屆作文競賽中,部分文章中出現(xiàn)了網絡語言,引起評委們的關注。 “對待網絡語言,我們持寬容的態(tài)度。 ”周宏介紹道,“網絡語言”需要更清楚的界定,在網絡上所使用的語言并不等于“網絡語言”。比如,“浮云”一詞只是在網絡上出現(xiàn)的比較多而已,而其實“浮云”一詞早就有了,“浮”了幾萬年了;再說,網上“打醬油”這樣的詞匯,我覺得很好嘛,它不過是賦予了這個詞匯以新的涵義,而不是錯別字。
反對網絡語言中的錯別字
曾經有中學老師表示,一些已被實體媒體使用的“網絡語言”,如“神馬都是浮云”,運用到作文中去,是可以接受的。對此,周宏教授表示了不同的意見:“浮云”是可以的,“神馬”是不可以的。因為“神馬”是漢語拼音輸入法打錯之后出現(xiàn)的錯別字。網絡語言中的錯別字是不應該在我們主流語言的陣地中出現(xiàn)的。
周宏說道,如果想表達“今天,我很激動”,可以把“激動”寫成“雞凍”嗎?它在網絡中確實可以生存,但是要想到主流語言的陣地里來走一走,對不起,不可以!我們反對的是這種網絡語言中的錯別字。比如說“灰機”,這是錯別字+讀音錯誤;再比如說“杯具”,“杯具”是悲劇,這個“杯具”會成為將來中國的語言嗎?作為一名大學老師、語文老師,其態(tài)度很鮮明,堅決反對這種錯別字。
所以,無論是作文競賽還是高考作文,閱卷評委對網絡語言是區(qū)別對待,寬容要與嚴格相結合。如果你在作文中出現(xiàn)“給力”,這就無所謂了,因為“給力”不是錯別字;而今年最不給力的就是“hold”,因為它已經“hold不住”了——太陳舊了,因此,請不要再“hold”了,更何況,這個詞它根本上是一個英文單詞。
談高考作文 篇2
從高考考場傳出的第一道試題,從來都是作文題。高考結束后的社會輿論,也多半在作文。就連評價高考是否科學,考題是否優(yōu)良,也往往用作文來說話。究其原因,除了作文是考卷中分值最大的題之外,更重要的原因還是在于在試題評判中,作文是評分誤差最大的題。記得高考之前,很多學生拿著自己的作文來問我:“老師,我這篇作文高考能得多少分?”這樣的問題應該是每個有過高三語文教學經歷的老師都遇到過的。有時候我真想回答一句:“看你的試卷碰在哪個閱卷人手里啦!笨墒菫榱吮苊饨o考生帶來對高考不必要的不信任感,我欲言又止!耙医o的話……”,每每回答這個問題時,我都習慣性地在分數(shù)前加上這么一個狀語?粗鴮W生離去的背影,我只有在心里祝他好運。
事實就是如此。
當然,說作文評判誤差問題,絕不是否定或懷疑閱卷人的水平或良心,而是感慨“文章”本來的紛繁蕪雜——文學主張不一,創(chuàng)作流派繁多,審美趣味多元。我們似乎真的很難將作文的評判統(tǒng)一為一個標準,但是,這絕不是我們回避探究作文評判標準的借口,也不應該是我們給作文評判誤差問題披上的遮羞布。
本文不談文學創(chuàng)作本身的優(yōu)劣評判問題,那涉及的是文學理論的責任;我只想談談除此之外,我們可以改正,或改良,或探討的幾個觀念問題,供語文工作者思考。
一、作文可以給0分嗎?
我是主張作文可以給0分的。
不過,我的這一主張迄今為止只要說出,其后果就是自找沒趣。得到的反對理由是:“語文是母語教學,一個高中生的作文倘若得了0分,豈不意味著他連母語都不會說了嗎?豈不全盤否定了他的母語能力?”于是,我們可以看見的現(xiàn)象是,無論某考生的作文寫得多么糟糕,只要夠了字數(shù)(甚至是只要寫了幾個字幾句話),總是能得到些分數(shù)的。這分數(shù)被戲稱為“辛苦分”,美其名曰“母語表達能力基本分”。意思是說,該考生雖然無法寫出像樣的文章,但是,他起碼還是能夠使用漢語進行書面表達的;雖然文意不合題目要求,但起碼所寫的文句還是表達出了一些自己的意思的。
笑話!
考題的目的是考查考生的能力水平。如果在一份高考試卷中,考生呈現(xiàn)出的水平只是初中甚或更低,那么,我們應該如何評判?一個小學生憑借他背誦的“九九乘法表”答高考數(shù)學試卷肯定是0分,可為什么他到高考語文考場里,就能憑借幾個常用漢字拿上可觀的“辛苦分”?
比如高考第一題字音題,題型為選擇。一考生錯將A選成了B,于是肯定是得了0分。
奇怪,這時候怎么就沒有“辛苦分”一說了呢?這個時候怎么就可以因為考生對某個或某幾個字音的誤判,用0分來否定該考生所掌握的其他多得多的字音了呢?你也許會說,那是選擇題,屬于客觀題,只有滿分和0分兩種評判,實屬無奈。那么請問,閱讀題里的主觀問答題考生得0分的不是大有人在嗎?為什么能因為他對某一詞某一句某一段某一篇的理解有誤,就用0分來否定該考生的全部閱讀能力呢?
再說考卷不止作文一題,考生完全可以通過別的題來展示他的“母語基本能力”嘛。
按照考場作文評判準則來看,如果有一篇這樣的文章:嚴重偏離題意、中心絕對不明、內容非常空洞、感情明顯虛假、顯然不合文體、結構十分混亂、文句極不通順、語病很多、字跡難辨。——想來幾百萬考生答卷中應該是有這樣(或接近于這樣)的文章的,不知道它在閱卷場中是否真的被按照標準得了0分。
實在是找不到不能給0分的理由。
記得我在大學英語六級考試中,寫作部分得了0分,因為沒太看懂題目要求?墒,我是會說“how are you”的啊,我是曾通過了四級考試的啊,怎么不給我一點“辛苦分”啊,哪怕就一點點呀!——然而我從沒覺得委屈——我連題都沒審明白,堆砌了幾個單詞就給我分?我還覺得害臊呢。
二、作文評判中的“平均主義”
這里所說的“平均主義”有兩層意思:1.平均分先行;2.區(qū)分度過小。
先說說第一個問題。
多數(shù)老師在評判作文的時候,習慣性地先給自己定一個分數(shù)標準,也就是先確定班級(年級或是總體考生)的平均得分,之后所給分數(shù)便“有計劃”地在這個平均線上下波動。于是,各班作文得分基本相同,并美其名曰“標準統(tǒng)一”“評判科學”。于是,作文得分,在班與班之間成了一件“沒有可比性”的東西?墒,教過書的老師們自己心里很清楚,就作文水平而言,不同的班級原本相去甚遠(起碼是有差距的)。難怪很多學校在統(tǒng)計分數(shù)的時候,都要將語文總分拆分成“基礎”、“作文”兩個部分單獨計算。某班作文分高,那肯定是老師“手松”了;某班作文分低,那肯定是老師“手緊”了。
究其原因,似乎沒有答案。不過,在反思該問題的過程之中,腦海里卻掠過這樣令人悚然的一幕:
年級統(tǒng)考,試卷判完,分數(shù)昭然。
我班作文得分比其他所有班級都低。輿論嘩然:“故意壓分,居心叵測。”
這還好,倘若——
我班作文得分比其他所有班級都高,并因此在總分上也縮小了與別班的差距,甚或顯現(xiàn)了優(yōu)勢。輿論驚然:“暗地抬分,沽名釣譽!
在中國,凡事一旦與道德掛上鉤,就沒有理由可辯了。即便是事實,在面對道德輿論的時候,往往也只能閉嘴。
再談談第二個問題。
我沒有參與過高考作文閱卷工作,沒有切實體驗,也就沒有發(fā)言權?傆X得判作文是件難事。不過,一個多年參與此項工作的好友一語道破:“其實很簡單,別出風頭,明哲保身即可。”我不解地問,判卷子和“明哲保身”有什么關系?對曰:“別給高分,別給低分。如此,領導不找你麻煩。”我恍然大悟。
平時教學中的作文評判雖無“保身”之苦,但似乎又礙于“不要助長好學生的自滿心,也不要增添差學生的自卑心”,于是,也紛紛“平均主義”起來。高的50來分,低的40來分。題目本身區(qū)分度明明是60,硬是在評判的時候被活生生地改成了10。如此分差,倒也的確有助于“打擊驕傲,保護自尊”,但是,學生對于寫作水平的自我認識以及由此而生的進取心,是否也一同被泯滅了呢?學生們平時向老師請教問題的`時候,寧肯問你某字的讀音,也很少問一問寫作的問題。一道分值最高的題,就這樣被遺忘在“平均主義”的旗幟下,這不就是很鮮活的證明嗎?
“謙受益,滿招損!边@的確是真理。不過,不顧事實、自欺欺人地追求的所謂“真理”還是真理嗎?
三、作文評判可以“分項肢解”嗎?
“分項肢解”的作文評判方式的誕生,毋庸置疑,其初衷是為了降低評判誤差。的確,當一個獨立項的分值限定在5分左右時,其誤差自然是要比60分更小的。于是,這便被作為一個“進步”而被公認了。
只是我們沒有想過,我們肢解得是否科學合理。請看評分標準:
(圖略)
倘若一考生的作文正好表現(xiàn)為“切合題意、中心突出、內容充實、感情真摯”,當然是篇好作文,那也很好辦,依照標準,給21~25分的內容分;蛘哒帽憩F(xiàn)為“不符合文體要求、結構混亂、文句不通順語病多、字跡難辨”,顯然是篇差文,那也好辦,依照標準,給0~10分的表達分?墒牵嬲脑u定實踐中,這樣的作文是少數(shù)中的少數(shù),多數(shù)作文是優(yōu)缺點并存且各異的。比如,如果有這么一篇作文:切合題意,中心明確,內容單薄,感情虛假。請問,怎么給分?“內容”如此,“表達”也一樣。寫作實踐中,許多優(yōu)點和缺點是可以共存在一篇文章中的。孰重孰輕?似乎從表格中難以得知。
正因為以上表格難以體現(xiàn)作文評判標準中的項目權重問題,所以,面對各式各樣的作文,閱卷者自然也無法清晰地進行“分項肢解”。因此,實際閱卷過程中,閱卷者不會也沒法按照“分項肢解”的方式去賦分,而所給分數(shù)仍然是“總體印象”分值。
事實上,我認為,作文的評判方式里,給“總體印象分”是最科學最合理的。
寫作是一種創(chuàng)造藝術美的活動,那么,作文評判實際上也就是一個審美判斷的活動。對于一個藝術品的美學價值判斷,是無法也不應該進行肢解的。斷臂的維納斯很美。然而,倘若按照“分項肢解”法,那么它將在“結構完整”上被扣除相當?shù)姆謹?shù),因為它竟然連胳膊都沒有。如此評判,那當然是藝術笑話了。因此,許多“分項”是無法接受獨立評判的。對于作文來說,內容和表達之間,是相輔相成的;基礎等級和發(fā)展等級之間,也是不可截然分割的。
與其難以分開,不如不分。
談高考作文 篇3
“意氣”一詞,在《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中列有三個義項:
1.意志和氣概,如意氣風發(fā);2.志趣和性格,如意氣相投;3.由于主觀和偏激而產生的情緒,如意氣用事。請聯(lián)系你自己的感受和認識,以“談意氣”為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議論文。
談意氣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是青翠的竹在向你昭示著它的意氣,昭示著一種貫穿生命的不屈與堅韌;
“不愛沙灘擢貝子,揚帆擊楫戲中流”,是浪頂峰尖的弄潮兒在向你昭示著他的意氣,昭示著一種蓬勃于血脈中的勇敢和無懼;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是驕傲的行者在向你昭示著他的意氣,昭示著一種托起生命、托起希望的堅定的信心。
意氣,生命的支撐,成功的基石。
充滿意氣的人是堅韌不屈的,他們不畏風霜,不畏冷雨。還記得黑色羚羊魯爾·瑪?shù)婪蛎矗坑姓l能想象一個曾經身患小兒麻痹癥、連走路都很艱難的小女孩如今卻站在輝煌的奧運頒獎臺上享受著王者的榮光?然后她的確做到了,她用一次次的跌倒與一次次的努力艱辛地鋪下了自己走向成功的路。這路上的障礙與荊棘,也許多到無法想象?墒牵錆M著意氣的她,何曾有過絲毫的.退怯?意氣成就了她,也向世人宣告,堅韌的生命是如此偉大。
充滿意氣的人是勇敢不懼的,他們不怕犧牲,勇往直前,在生命中奏出壯烈,奏出輝煌。人人都無法忘記那個風雨如晦的年代,當日寇的鐵蹄在神州大地上肆虐時,到處都是悲傷,遍地都是苦難,然后就在一個叫蘊藻濱的不起眼的小村莊,八百抗日勇士身捆炸藥,全身澆滿煤油沖入了敵營。隨著一聲聲巨響傳來,戰(zhàn)士們的碧血染紅了養(yǎng)育他們的土地。那一場戰(zhàn)役沒有一人生還,然而他們走得如此轟烈,歷史不會把他們遺忘,因此這場戰(zhàn)役被世界稱為“中外戰(zhàn)爭史上的奇跡;我們不會將他們遺忘,因此當我們追憶他們時仍會熱淚盈眶。這群充滿意氣的可敬的英雄,勇敢地唱響了生命的華章。
充滿意氣的人是自信樂觀的,人生幾多風雨,幾多陰霾,他人只見烏云蔽日,他們卻總能撥開云霧看見明媚的陽光。我不禁想起了林肯,八次競選八次失敗,兩次經商兩次失敗,其間還精神崩潰過一次。似乎在這幾十年中,他一直在失敗中度過。然而充滿意氣的人面對命運的玩笑始終不會放棄心中堅守的信念,于是最后一次,他成功了。一個分裂的國家在他的手中合二為一,美國的經濟再次起飛。堅定信念,厚積薄發(fā),方能九天攬月,深海尋珠。林肯的意氣給了他一顆堅定樂觀的心,于是他的名字被載入史冊,千古傳誦。
意氣,成就生命的堅韌與不屈;
意氣,譜寫生命的華麗與壯美;
意氣,鑄就心靈的自信與樂觀。
將意氣之歌,在生命中唱響,唱出生命絢麗的華章;
將意氣的帆,在生命中揚滿,到中流擊水,看時代風光;
將意氣的劍,在生命中磨亮,劈荊斬棘,不怕前路漫漫,我自力創(chuàng)輝煌。
談高考作文 篇4
摘 要:從高考作文的立意新穎、見解獨到、材料新奇、構思精巧四個方面,簡要闡發(fā)了高考作文的創(chuàng)新要領和獲取高分的訣竅。
關鍵詞:立意;見解;材料;構思
作文的創(chuàng)新,是高考要求的一大亮點。它重在考查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體現(xiàn)了現(xiàn)代社會的教育觀,更體現(xiàn)了高考人才選拔的特殊性和必要性。高考作文的創(chuàng)新主要包括立意新穎、見解獨到、材料新奇和構思精巧四個方面,以下逐一闡述。
一、立意新穎
“立意”,就是確立主題(記敘類、抒情類文章的主旨或中心)。立意新穎,也可說是“立意高遠”,即“站得高看得遠”。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摒棄平庸或一般,做到與眾不同。“文似看山不喜平”就是這個道理。具體的辦法:或借助想象,展開聯(lián)想,創(chuàng)造新境界;或借助理性思維,寫出思辨色彩,拓展新視野。做到了這些,文章的立意就顯得境界高,新穎而大氣,這是評價一篇優(yōu)秀作文的一大亮點所在。
二、見解獨到
“見解”,一般是指議論文中作者所持的觀點或提出的`論點(在記敘類或抒情類文章中可理解為作者對事物、對生活的感悟和體驗)。見解獨到,即有個人的獨特理解和看法。要做到這一點,要么考慮與眾不同的角度,反彈琵琶(逆向思維),寫出新意;要么借助邏輯推理(類推事理),闡明觀點,得出新觀點。這一點,是評價一篇成功議論文的出彩之處。
三、材料新奇
“新奇”,就是新鮮(時間離現(xiàn)在很近)而又特殊(少見)。要獲得這一類材料,重在平時積累。首先要廣泛地閱讀(包括收看影視劇等),其次要精心篩選那些富有時代感、給人眼界開闊的材料(含家庭、學校、社會、藝體、時事等)。擁有了這些有價值的寫作素材,實際上就擁有了寫作資源,甚至擁有了寫作欲望,因為這些材料本身就涵蓋了學生的人文關懷,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和本色寫作是大有裨益的。
四、構思精巧
“構思”,就是對文章思路的構想設計;“精巧”,就是別致巧妙。文章構思的精巧表現(xiàn)為:或標題的創(chuàng)新(巧用比喻、擬人、詩句等擬題),或情節(jié)的曲折有致(有波瀾、有伏筆等),或結構的出新(開頭、結尾的照應,中間的過渡等);或文章技法上的模仿——創(chuàng)新(在模仿中翻新)。要做到這些,重在平時不斷地訓練和積淀,多讀范文,在讀中體會;在讀中仿寫;在仿寫中創(chuàng)新。做到了這些,其實就已經把握了文章的內在結構(線索和思路)和外在形式(結構和層次)。
以上四個方面涵蓋了作文創(chuàng)新的基本內容,高考作文的創(chuàng)新亮點加分也莫過如此。只要掌握了作文創(chuàng)新寫作的基本要領和規(guī)律,平時加以練習,持之以恒,我想考生在高考場上一定會奪取高分的。
談高考作文 篇5
歷年來的高考作文試題盡管變幻莫測,但萬變不離其宗,其命題的思維導向不外以下三種:即哲理性、現(xiàn)實性和可塑性。因此,高考作文的訓練指導應緊緊圍繞這三性去開展。
一、題目的哲理性如1986年的《樹木·森林·氣候》和1995年的《鳥的評說》的寓言故事,都滲透了深刻的哲理性。
樹木、森林和氣候之間蘊含著一種樸素淺顯而又深邃的哲理,這個哲理沒有超過考生的生活知識及理解能力所達到的范圍;《鳥的評說》同樣涉及到哲學范疇的問題,潛伏著生活中深層的課題,即全面地看待人與事等。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平時就要有針對性的訓練。要有的放矢地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方法,引導他們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認識事物之間的相互制約性和聯(lián)系性,并以小見大,見微而知著,掌握內因和外因的辯證關系。基于上述認識,我在作文教學實踐中曾擬了以下題目:《從<項鏈>中揭示資本主義社會的本質》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從<刻舟求劍>中得到的啟示》切忌形而上學看問題;《從<落葉>中悟到的》見微而知著;《中國青年為什么穿日本和服拍照》學會抓事物的主要矛盾等,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收到了較好效果。
二、題目富于現(xiàn)實性近年來,高考作文的命題很多要求考生能對生活、社會問題發(fā)表見解。
有的.由自然現(xiàn)象引向生活,有的由生活現(xiàn)象過渡到社會問題,有的從寓言故事引發(fā)出社會弊病,有的從生活瑣事中折射出引人深思的課題。而且命題涉及到的各種門類的知識也越來越多。如1985年的作文題是關于三廢治理問題,涉及到環(huán)衛(wèi)方面的知識;1986年作文題觸及到林業(yè)、氣象和生態(tài)學等方面的知識;1990年的就一對孿生姑娘對玫瑰園的不同看法,寫一篇議論文,聯(lián)系到如何看待社會本質和主旋律的思想方法問題;1994年的《嘗試》,輻射出更多的生活常識及悟出諸多的人生真諦。所以,教師一定要打破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模式,將作文教學延伸到社會生活的土壤之中,幫助學生真正地深入生活,了解生活,養(yǎng)成良好的觀察生活的習慣,善于采擷生活中豐富的素材,從而達到以小見大地剖析事物,反映現(xiàn)實生活。并要不斷開拓學生的知識面,引導他們多讀書、多看報,抓好寫作素材的積累,使之寫作視野極度地開闊起來。
三、題目的極大可塑性首先是內容上的可塑性大。
行文可深可淺,取材極其廣闊,不必臨場搜索枯腸。例如1988年的作文試題為《習慣》,這是繼1982年之后的又一次直接命題作文,它盡管是采取了我國傳統(tǒng)的命題方式,但仍給人耳目一新之感。它有極大的可塑性和靈活性,其外延極為廣闊,考生既可以寫個人生活、學習和工作方面的習慣,也可以寫社會、民族,不同國家的風俗習慣;既可以寫日常生活中淺表性的問題,也可以觸及社會中較深層性的重大命題;既可以大膽地抨擊傳統(tǒng)的陳規(guī)陋習,也可以謳歌贊美時代的新風;既可以透視社會的焦點問題,也可以贊頌改革開放后的新人新事。因此,這是一個完全開放的題目,考生完全可以自由馳騁自己的筆墨,以達到淋漓盡致的吞吐,無拘無束的歙張。其次是表達形式上的可塑性大。1986年的《樹木·森林·氣候》,行文體裁可以不拘,可以議論為主,也可以夾敘夾議,只要吃透精神,把握中心,持文有據(jù),言之成理即可。至于如何運用題目所提供的材料,如何布局謀篇,便待考生隨心駕馭自行安排了。1995年的高考作文題是寓言詩《鳥的評說》,這是一種一題多體,一題多向的設計,也是一種多層次的寫作考查?忌稍诓煌奈捏w中,從不同的角度盡情揮灑,駕輕就熟,充分調動其積極性,發(fā)揮其寫作才能。
基于這樣,高中畢業(yè)生的作文訓練,就必須盡可能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抓好寫作素材的積累,要指導學生博覽群書,要讓學生觸及各種文體。既要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又不能忽視形象思維;既要培養(yǎng)順向思維,又要倡導逆向思維;既要培養(yǎng)實體思維,又要注重空間思維。平時要把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各種應用文和散文等文體的訓練務必強化,作到一專、二博、三活,才有希望達到成功之彼岸。
談高考作文 篇6
受訪者認為新規(guī)不應機械;有專家擔心注意防差錯而喧賓奪主
高考語文考試大綱于日前公布,其中語文試卷每寫一個錯別字扣除一分!板e一字扣一分”,假如錯上幾十個字,作文豈不是白寫了———這是眾多家長與學生的擔憂,甚至有人認為這個新規(guī)定“很恐怖”。
多數(shù)受訪者反對“一刀切”
“高考現(xiàn)場非常緊張,很有可能一邊構思作文一邊產生筆誤,如果在這種情況下被扣很多分,我會覺得比較委屈!鄙虾O蛎髦袑W學生田園說。
從事編輯工作的盧勁杉認為,這是一種很好的導向,提醒考生注意扎實打好基本功。但她同時認為,如果“一刀切”地執(zhí)行,就陷入了機械化的怪圈,“比如,對于一個字頻繁使用錯誤究竟該如何扣分?”
“比如說一個同學的'作文寫得很優(yōu)秀,原本差不多可以得滿分,但錯了15個字,按這一標準,完全可能導致他從一本掉到二本!”上海五十四中學一王姓同學說。
專家稱不會重復扣分
“扣分沒有上限看上去很可怕,但其實一篇作文錯十幾個字的情況是很少見的,多數(shù)是三四個錯別字,也就扣個三四分,跟過去沒多大差別,考生不用害怕!鄙虾8呖颊Z文閱卷中心組組長、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教授周宏說。
周宏承認,一篇寫得很好的作文因為錯別字被多扣分的可能性是有的,但“一般作文寫得好的考生,錯別字也不會多”。他說,按高考語文閱卷標準,重復寫錯一個字,不會重復扣分。
教育者擔心“喧賓奪主”
上海建平中學校長、語文特級教師、中學語文教育專家程紅兵說,高考語文錯別字扣分太重的話,也違背了高考選拔意義,“如果由于扣分太多而把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到防止出差錯方面,難免喧賓奪主!
程紅兵比較推崇上海卷的做法:錯三個字扣一分,扣滿五分為止。
【談高考作文】相關文章:
談文品與人品高考作文01-26
關于談高考作文(通用6篇)01-17
李清照的高考作文-高考作文04-12
高考作文600字-高考作文04-12
高考作文指導:如何構思高考作文?04-04
【精選】高考作文07-13
精選高考作文07-13
高考作文07-13
談友誼作文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