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作文
在現(xiàn)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xiàn)文化交流的目的。一篇什么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yōu)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爺爺作文6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爺爺作文 篇1
一天下午,我正在屋里看書,媽媽走過來告訴我,街上有個磨刀的,讓我把剪刀拿去磨一磨。
我拿著剪刀來到街上,只見 兩個老爺爺和幾個小孩正圍著看,一位老爺爺磨刀。
老爺爺向騎馬一樣坐在一條不長的板凳上,板凳的一頭固定著一塊不大的磨刀石,旁邊放著一個小鐵桶,小鐵桶里面盛著水,水里泡著一把小刷子。正低著頭的磨刀的`老爺爺看上去六十來歲,臉上布滿了刀刻似的皺紋,鼻梁上架著一副老花鏡,下巴留著一撮胡須,微風吹來,迎須飄動周圍的人你一言我一語地說東道西。但老爺爺既不搭話也不抬頭,只是盯著手中的菜刀,兩手用力按著,擺好架勢,又來回在磨刀石上磨著。菜刀在磨刀石上發(fā)出有節(jié)奏的“噌噌”的響聲。
不一會兒,老爺爺用小勺子蘸水刷了一下菜刀,沖去刀上的泥,刀上立刻露出閃著寒光的刀刃。他輕輕地用拇指肚刀鋒上刮了一下——大概是試試刀是否鋒利!然后遞給大媽說:“好了!”
輪到磨我的剪刀了,我看著老爺爺能多磨一會兒,因為我家的剪刀實在太鈍了。以前我曾磨過幾次,但始終磨不好。只見老爺爺把剪刀打開,往下一按,擺好架勢,便“噌噌噌”磨了起來,三下兩下老爺爺就停了手。他照例用水沖干凈剪刀上的泥,并把水擦干遞給我。
“這就行了?”我驚訝地問。
“沒問題了!”老爺爺很有把握地說。
他看我有點猶豫,就拿出一塊破布,用剪刀輕輕一剪,破布條就隨著清脆的卡擦聲落在地上。我接過剪刀一試,不由得叫出了聲: “呵,真鋒利呀!”
并不是我不相信老爺爺,只是因為我前幾次磨刀的時間比老爺爺磨刀的時間還要長,結(jié)果反而不鋒利。沒想到,老爺爺?shù)墓Ψ蜻@么好。我邊走邊想:真是會者不難,難者不會。
爺爺作文 篇2
在我六歲時,一天下午舅媽、舅舅、姐姐和妹妹到我家做客,爺爺要去上班了。剛走幾步,就暈倒了。
爸爸、媽媽把爺爺扶回來,然后媽媽到藥房拿點藥水,再拿好針頭,給爺爺掛水,我在旁邊拼命的叫著爺爺,爺爺沒有回答,爸爸看掛水沒有效果,就開了一輛就開了汽車,奶奶和媽媽把爺爺扶上車,爸爸很快把車開到了醫(yī)院。
一天后,我們每天放學幾乎都要去醫(yī)院看爺爺,有的時候沒有進醫(yī)院的門就要走了,我不愿意就大哭起來,坐在車上我一小心把手給割坡了,流了很多的血,回到家,我的奶奶趕緊把我受傷的那個手指頭給清洗一下,粘上了創(chuàng)口貼,每天都要換一次創(chuàng)口貼。
爺爺沒有治療成功,去世了,把爺爺抬回家,舉辦了葬禮,很多親戚都來了,就連老太也來了,她哭得很傷心,我爸爸、媽媽晚上都在地上睡,守望著爺爺。
三天后一大早,我們大家很早就起來了,因為我們要去火化廠,我們來到一個大大廳內(nèi),跟爺爺做最后的告別,然后爺爺就去火化了。
火化完,我們來到把爺爺埋起來的地方,我們又給爺爺燒 一些紙錢,做最后的.禮節(jié),回到家全部的人員都來喝糖水,我家的親戚吃完午飯就回家了,這件事讓我們家三年不能巾對聯(lián),三年不能放爆竹。然而,我最想念的還是我的爺爺。
爺爺作文 篇3
我與爺爺有個約定,就是一個季度去看望他一次。四爺爺跟奶奶住在正岙,腳不好,所以希望我常常過去看望他。
起初,我不明白,為什么我有七個爺爺,偏偏只看望四爺爺?七歲的夏季,我問媽媽:“媽媽媽媽,為什么我有七個爺爺,偏偏只看望這一位呢?”媽媽毫不猶豫地回答:“傻孩子,四爺爺才是你真正的爺爺!”我才知道我為什么每次要去看望他。他看我時總是笑容滿面,他總問我:“麥,你生活好不好?經(jīng)常吃什么?”我在離開時每次都默默地望著爺爺,爺爺,我每個季度都會回來看你的,一定會!
那個約定我一直記在心里,可是卻不是一直能實現(xiàn)的`。
在我一到八歲時,我還一直在遵守,可到九歲我上三年級時,因為作業(yè)太多啦,再加上我作業(yè)寫得很慢,自然就沒有時間看他,如今我已五年級了,速度快了些,但我現(xiàn)在搬到甌北太遠了,所以我就再也沒有去看望他。
我與爺爺?shù)募s定很久沒有實現(xiàn)了,似乎斷了。不知道爺爺會不會想我,會不會傷心?
爺爺作文 篇4
這是一個高大又壯實的老人,一件大衣,一條長褲,總是穿在身上。土褐色的皮膚猶如田地中的土壤,充滿褶皺。歲月將他的須發(fā)抹得斑白。他就是我的`爺爺
爺爺生在1942年。那年,在一個寒冷的冬天,一聲啼哭響徹在整個小院,一個新的生命誕生了。他,就是我的爺爺。那時,我們家是標準的中國農(nóng)民家庭,生活并不富裕。太爺爺希望他長大后能又高又有錢,所以取名為賀高發(fā)。
爺爺一生很樸素,不追求榮華富貴,他也要求我們養(yǎng)成樸素的習慣。還記得有一次,我為了滿足虛榮心,在同學面前炫耀自己力氣大,我用力把自己的鉛筆掰斷了;氐郊液螅瑺敔敯l(fā)現(xiàn)了,問我怎么回事,我只好如實回答。結(jié)果,爺爺語重心長的說:“咱們家并不富裕,你要學會樸素。那支鉛筆還很長,你就把它折斷了,這豈不是很浪費!蔽耶敃r似懂非懂,直到現(xiàn)在,我才明白了這個習慣有多重要
小時候,爺爺經(jīng)常跟我們說起毛主席。他說:“毛主席長征那會,爬雪山、過草地,吃的苦,受的累大著哩。但人家就是咬牙堅持住了。你們要好好學學人家不辭勞苦,一心為民的精神”
爺爺還愛看戲。記得那時,每逢四月或十月,我們村總會有幾個戲班子來演戲。而爺爺就騎個自行車,座下搭個板凳,后座上坐著我,一老一小就這樣騎到那里,帶我找個近處坐下。戲演得是什么我不懂,但總會看到爺爺閉上眼睛,哼著調(diào),順帶著搖頭晃腦。我這時就不安分了,東瞅瞅,西看看,瞅準哪個小吃攤,就給爺爺說,爺爺總笑罵道:“你個小子來了就知道吃!我這點私房錢都被你吃光了”嘴上這樣說,卻還是翻開口袋,拿出一元錢讓我去買零食。
這就是我的爺爺。一個慈祥,和藹,平凡的老人,也是我最愛的人!
爺爺作文 篇5
今天,當我從四樓的樓梯輕快地往下跑時,我感到了我年輕的搏動和激揚,我在我四散的活力中想起了爺爺和外公。
很小的時候,爺爺?shù)嫩位俏业目鞓返膿u籃。每天外出勞作,爺爺總會在畚箕的一頭放一塊石頭,然后把我抱進另一頭。那時,我總不會忘記帶是一個撥浪鼓
一路上,我就搖著撥浪鼓扯開嗓子喊:“賣石頭嘍!賣石頭嘍!”爺爺就笑著,更大聲的回應:“賣小孩嘍!賣小孩嘍!哪只老娘要小孩嘍!”
我們歡樂的聲音總會漾得山谷滿滿蕩蕩。
日子一天天的過去,畚箕里的石頭越來越多。終于有一天,我怎么也竟不去了。
再后來,爺爺守著那塊土地不再回來,我含著淚在畚箕的一頭重重放上一塊石頭,另一頭放上撥浪鼓。
如果說爺爺給我的是一種濃濃的,心靈上的慈愛,那么外公給我的則是一種更為豐厚的思想上的引導。
外公是個天才,但生不逢時。獨居在荒村,早耕南園,夜讀北屋。這無欲無求、淡泊清雅的生活使他與大自然的恢宏博大和凱相融。外公深知心思密集、雜念紛呈的我不會適應這種生活,他給了我兩天時間,讓我記住:“天地為吾廬,古今是我?guī)煛!鄙酱宥嗳な拢夤珡牟蝗菰S我搗鳥窩,捕小魚,可他會很高興我把掉在地上的米粒放在螞蟻的洞口,在下雨前,把迷路的蜜蜂引回家,
這對細微生命的珍愛,讓我直到現(xiàn)在,仍不斷的告誡自己:善良并且仁慈。
如今,兩位至親至愛的老人離我已有多年。今天,我在下樓時把他們想起,是因為我感到如果沒有他們的.點點滴滴愛的營養(yǎng),我的腳步定會帶上許多艱澀,而我的生命也不可能如此輕盈飽滿,熱情洋溢。
即使是在最軟弱動搖的時候,我都會讓自己相信,在老屋墻角的畚箕里,還有一支歡樂的歌,而在荒村某個潮濕的角落,也許正有一只螞蟻在焦急地等待著我。
爺爺作文 篇6
賦予我知識的老師,給了我寶貴生命的媽媽,樂于助人的同學……這些都是我要感謝的人,可是我最應該感謝的,便是哪位和藹可親的`糖葫蘆爺爺了。
“都說冰糖葫蘆兒酸,酸中帶著甜……”每當聽到這首《冰糖葫蘆》,都會想起那位寬容的爺爺。
一天,我走在回家的路上,前方不知道是那個攤,招攬了許多的人,我走過去一看,哦,原來是冰糖葫蘆啊,我早就想吃糖葫蘆啊,“爺爺,給我來一串糖葫蘆,”我大聲對爺爺說,他熱情地說:“好嘞要哪種?”我指了指又大又紅的冰糖葫蘆,爺爺立刻拿下來說:“三塊”‘我一邊接過糖葫蘆,一邊甜甜的咬了一口,那種澀澀的甜味,那種甜甜的甜味,讓我回味無窮,我翻了翻口袋,咦,怎么只有兩塊,我不好意思的跟爺爺說:“爺爺,我只有兩塊,”這事,一旁的人說:“你看這個小孩,沒帶夠錢就來買,”這時的我真想挖個洞鉆進去,爺爺卻和藹可親的說:“沒事,以后帶了再給我吧,”我就像落水人看見救命稻草一樣,我說:“爺爺謝謝您”爺爺說:“沒事,”借著燈光,我仔細的打量了一下爺爺,他蒼白蒼白的頭發(fā),黑黝黝的臉上刻著深深的皺紋,一看就是一個飽受風霜的老人,對每個買糖葫蘆的人總是面帶微笑,我想:“爺爺買給我兩塊不是賠了么,天漸漸黑了,我也要趕回家了。
望著漸漸遠去的糖葫蘆攤,望著寬容的爺爺,我心中充滿了謝意,擁有寬容之心就擁有被感謝的資格,糖葫蘆爺爺?shù)膶捜,讓我想對爺爺說:“爺爺謝謝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