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精)爺爺作文300字4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爺爺作文300字4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爺爺作文300字 篇1
安徒生爺爺:
您好!
我是一個中國的小女孩,您不認識我,但我認識您。我是有一次偶然讀到《賣火柴的小女孩》那個故事時認識了您。
你能把賣火柴的小女孩的可憐;凄慘;孤獨;在下著大雪的節(jié)日晚上,一個人沒人要,想年死去的.家人的那種心情寫出來,我看了以后非常感動,我流淚了還差一點哭出聲來。
不過我寫信要告訴您的是:現(xiàn)在人們都奔了小康了,人們的生活都富裕了起來,故事里描寫的事情已經(jīng)很少了,我們都在學校里學習,再也不用像那個小女孩那樣不賣完很多盒火柴不能回家了,她要是生在現(xiàn)在多好呀!再我還要告訴您的是:
現(xiàn)在的人基本都用打火機了,火柴漸漸的被人們遺忘了,火柴被人們淘汰的主要原因是:火柴味道太大不環(huán)保部安全,還要用很多的木柴,而且用起來還很不方便。打火機就不同了,味不大,使用方便,也不需要木頭?傊,現(xiàn)在的很多情況都和您所在的時代不一樣了,我以后有時間在寫信慢慢告訴您,今天就寫到這里。
再見
一個中國的小女孩:xx
20xx年1月25日星期二
爺爺作文300字 篇2
在我的印象里,我總是靠著爺爺軟軟的肚皮。
小時候爺爺和我睡同一個屋,小小的床上睡著兩個人,我手腳伸不開時,總會把身子一歪,把頭枕在他的肚皮上,暖暖的,舒服極了,我便安下心來,緩緩入睡。
小時候我還經(jīng)常坐上爺爺舊舊的電瓶車后座,踩在后座上兩根不知為何用的管子上。當時我身高不夠高,夠不到爺爺?shù)募,便摟著他的肚皮,找到了安全感,平衡起身子?/p>
爺爺?shù)亩瞧び袝r候很硬。當他生病時,起一個身都很困難,他便鼓足了勁兒,肚皮繃緊、一用力,便挺起身來,接著肚皮又變軟了,像是一個氣球松出了氣。
爺爺?shù)亩瞧び袝r候很大,每當坐著和我下棋時,他的肚皮便一鼓一鼓的,像是在思考接下來下走哪一步棋,當他即將落子時,便更緊張了,肚子撐得大大的.,好玩極了。
爺爺?shù)亩瞧び袝r候很小,在他屏息種花時,肚子便收了起來,看他專注的樣子,就像是那些花草都在熟睡,他一碰它們就醒了似的。當他照顧完這些花草后,這才放下心,拍拍自己的肚皮,忙別的去了。
爺爺?shù)亩瞧ぴ谖矣洃浿杏泻芏鄻幼,就像他的人一樣,在我面前很溫柔,在整個世界面前又很堅強。
爺爺作文300字 篇3
爺爺?shù)哪隁q大了,經(jīng)常干一些糊涂事兒。比如:把鞋油膏當成牙膏,越刷越黑;把洗衣粉當成面粉;把糖當成洗衣粉。怪不得鄰居們都叫爺爺是老糊涂。
一次全家人正在吃飯,吃完飯,孩子準備上學,家長準備上班,爺爺把剩下的飯菜放進冰箱,就準備上班了。可是,手機那兒去了呢?這一下可把爺爺急壞了!鞍パ,手機跑那兒了?這可是名牌手機呀!手機沒手沒腳,能跑到那兒去?愣著干嘛?快幫我找呀!”爺爺很找急的說。全家人一聽趕忙就找,“沙發(fā)上沒有!薄半娨暀C上沒有!薄斑祝繝敔斈愕腵手機開著沒有?”我問!斑@個有什么關系?肯定開著!
爺爺疑惑不解地問。“這就好辦了!蔽腋吲d的一蹦三尺高。走向電話,撥起爺爺?shù)氖謾C號來。全家人都莫名其妙的看著我,“嘀嘀,嘀嘀……”冰箱里傳出爺爺?shù)氖謾C聲。打開一看,果真在里面。全家人都豎起大拇指說我聰明!盃敔斈愕氖謾C怎么到冰箱里來了?”我問,“!我想起來了,一定是我放剩菜的時候,把手機也放進冰箱里了!
唉,爺爺也真夠老糊涂的。
爺爺作文300字 篇4
我的爺爺已經(jīng)年近六旬了,但身體還很健康。每天飯后都出去散步,鍛煉身體。他說話幽默風趣,總是給家里帶來歡聲笑語。
當小草現(xiàn)身在漫山遍野,大地充滿勃勃生機的時候,爺爺又開始辛勤的勞動了。奶奶家的'園子很大,爺爺每天都是天不亮就起床,悄悄的來到小園里。一會兒挖土,一會兒澆水,一會兒播種……有幾次我看見爺爺都已經(jīng)累得滿頭大汗了,卻仍然忙碌著,我不解地問:“爺爺,您都累成這樣了!為什么不休息一會兒呢?”“累一點兒沒關系,我還得給我大孫子種菜吃呢!”爺爺慈祥地摸著我的頭說。不久,爺爺辛勤的勞動得到了回報,院子里出現(xiàn)了一抹嫩綠,這下爺爺更忙碌了!有幾次我也想幫助爺爺分擔一點兒,可是爺爺總是不讓我干。我就去問奶奶:“奶奶,我怎么才能幫助爺爺呢?”奶奶說:“只要你努力學習,就幫你爺爺大忙了。”
【爺爺作文300字】相關文章:
我的爺爺是最美爺爺作文04-28
爺爺?shù)淖魑?精選)08-19
爺爺作文11-12
爺爺作文11-13
爺爺作文11-24
爺爺作文11-28
爺爺作文12-01
爺爺作文12-02
爺爺作文12-02
爺爺作文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