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三年級語文作文9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三年級語文作文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年級語文作文 篇1
習作 1
第一課時
一、觀察畫面,學習例文
1. 仔細觀察四幅圖,說說他的四要素。
2. 分圖簡潔說說圖的意思。
(1)媽媽給小建買了一件棉衣。
(2)一棵小樹在寒風中瑟瑟發(fā)抖。
(3)小建和小華為小樹捆稻草。
(4)小樹也穿上了"棉衣"。
3.師生共同觀察第二幅圖上的景物,然后引導學生思考敘述圖上場景的順序。
(1)要交代小樹所在的地方。
(2)要描寫小樹在寒風中的樣子。
(3)想象小華對小建說了些什么。
4.引導學生看圖口述。
5.閱讀全文。
6.下面請同學們運用這樣的方法仔細觀察下面四幅圖,也請大家練習寫一件事。
二、觀察圖面,運用要點,分圖口述
1.觀察四幅圖,說說這四幅圖講了一件什么事,給這件事加個題目。
2.觀察第一幅圖。
說說這件事發(fā)生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
說說小明這時的樣子。
3.觀察二、三兩幅圖。
這時小猴和小熊到了什么地方?他聽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指導學生注意二、三幅圖之間的語言連貫。(提示難點)
4.觀察第四幅圖。
5.用剛才學習的方法觀察另4幅圖,練習說說。
三、明確要求
1、 讀習作要求。
2、 討論,任選一組寫一篇作文,也可以自己找?guī)追B貫的圖寫。
四、打草稿。
五、多讀修改。
六、認真謄寫。
教后記:
習作2
教學目標
1、 提起手中的畫筆,為同學,老師,家長畫張像,也可以畫想象中的人。
2、 介紹畫中的人物,用文字為別人畫張像,寫一寫他的外貌,性格,愛好等。
3、 畫和寫的時候,都要抓住人物的特點。
教學重點
1、 重點介紹自己畫中的人物,寫出他的外貌,性格,愛好等
2、 畫和寫的時候,都要抓住人物的特點。
課前準備
1、 學生自己準備水彩筆和白紙。
2、 投影儀。
教學過程
1、 課前請一位同學離開教室。
2、 找一找,我們班級少了誰?
3、 如果讓你通過報紙來尋找他,你應該怎么辦?(畫像,把他的外貌描述出來)
二.畫像指導
1、你們看,這是武建設的畫像,誰來說說他的外貌?
2、根據這幅畫像,你能知道武建設有什么愛好嗎?(這 也是他的特點)
3、我們在畫像的時候,要把人物的特點畫出來,讓人一看,就知道你畫的是誰)
4、 學生畫像。
三.例文引路
1、 小作者怎么介紹武建設的這些特征的?我們看看這位同學的作文。
2、 指名譯名讀例文,其他同學認真聽,想一想,小作者從哪些方面介紹了武建設同學的特點?
3、 學生討論,交流
4、小結:介紹畫像中的這個人,可以寫他的外貌,也可以寫他的性格和愛好,但是,必須夠抓住任務的特點。
5、學生分別練習說自己畫像中的人物。
6、集體交流
7、指導:為抓住人物的特點,在介紹他的性格和愛好是,可以舉一兩個例子。
四. 學生習作
1、明確要求,向大家介紹人物是,要抓住他的特點,寫清楚人物的外貌,性格,愛好。也可以舉一兩個例子,語句要通順。
2.習作順序,先介紹他的外貌,再寫他的性格 ,愛好。每寫一部分用一個自然段,條理要清楚。
3.練習寫稿子,修改,謄寫。
教后記:
習作三
教學要求:
1讀懂“例文”,了解主要內容,初步感知作者是怎樣按順序抓住重點把在觀察所見景物寫出來的。
2、借助“例文”的提示,領會寫發(fā)現一要新,二要細。
3、按照“作業(yè)”要求,從觀察到的景物中,選擇兩三次,有條理地寫出來。
教學重難點:
借助例文,讓學生領會寫發(fā)現不但要新、細,還要注意按順序抓住重點觀察所見到的事物。
教學過程:
一、啟發(fā)交流,導入新課
1、 交流平時生活中新發(fā)現的情況。
2、 揭示課題,板書課題:小草中的發(fā)現
二、揭示要求,明確目標
1、出示要求,思考:
。1)這篇文章主要寫了什么?
。2)小作者是怎樣描寫自己的發(fā)現的?
三、學習例文,總結寫法
1、指名讀,思考:文章主要寫了哪幾個新發(fā)現?是按照什么順序來寫的?
2、默讀,討論:小作者是怎樣把發(fā)現寫具體的?(找出有關的語句讀一讀)
3、小結:這篇例文通過小作者細致的描寫小作者又抓住了“新”這個重點,使文章變得具體、生動、有趣。所以,要寫好這次作文,我們必須做到:細觀察,抓重點。(板書)
四、遷移寫法,循序練習
1、 啟發(fā)談話:
人人都有一雙會發(fā)現的眼睛。同學們都是有心人,在生活中,你們曾有過哪些發(fā)現呢?想一想你的發(fā)現,把它有重點地回憶回憶。
2、口述。
①自由練說。
、谕阑フf
③指名說
、軒熒餐u議
3、練寫。
把你的發(fā)現寫下來,看誰寫得有意思。如果你感興趣,也可以為作文配圖。
五、學生小組交流學習,并指導修改。
宗旨:
好文章是改出來的。講托爾斯泰改小說的故事作為范例。
修改入手的幾個方面
1、 改病句。
方法:自己多讀兩遍,不通的句子改過來,不會改,可以請教老師同學。
2、 添詞句。
方法:小組討論,互提建議。修改效果自評辦法:自己讀讀修改前后的作文,覺得有進步就給自己畫上一朵紅花。互評辦法:請小組其他成員或班上其他同學讀兩篇作文,有進步就給打朵紅花,看誰得的紅花多。
六、謄寫習作
教后記:
習作4
教學要求:
1、讀懂例文《烏鴉反哺》,了解主要內容,初步了解例文是怎樣寫人物之間的對話的。
2、借助對例文的分析,初步懂得寫對話,一是要寫清楚說的什么;二是要寫出人物說話時的動作、表情和語氣等。
3、根據提供的對話材料,讓學生按照作業(yè)要求,練習寫對話。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初步掌握寫人物之間對話的方法。
難點:把提示語寫具體,注意提示語位置的變化。
教學準備:
1、投影片。
2、請幾名同學進行對話情境表演,提供寫作訓練材料。
3、聽錄音。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目標:讀懂例文,討論明法。
一、激趣導入
1、(投影映示小學語文第一冊漢語拼音“W”旁邊的那幅插圖)
提問:同學們,這幅圖你們在哪兒見過?圖上畫了什么?
2、日子一天天過去了,小烏鴉們漸漸長大了,烏鴉媽媽也老了,飛不動了,小烏鴉們是怎樣對待它們的媽媽的呢?老師請大家讀一篇短文《烏鴉反哺》。
二、初讀例文
1、請同學們一邊讀一邊想:
(1)這篇短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2)什么叫“烏鴉反哺”?用“――”畫出來。
2、討論交流。
3、這篇短文寫“我”和媽媽看到烏鴉反哺時兩個人的談話,又叫對話,這堂課我們就來學習如何寫好人物之間的對話。(板書:寫對話)
三、討論明法
1、過渡:應該怎樣寫好人物之間的對話呢?我們一起來看看例文是怎樣寫的。
2、再讀例文,結合書上的分析,明確寫法。
。1)學生再讀例文,思考:“我”和媽媽在樹林中說了些什么話?
(2)討論交流。
。3)哪些話是“我”說的,哪些話是媽媽說的?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
、賹W生討論,點名回答。
②小結:寫對話要寫清楚是誰說的,說了什么。
。4)①對話中寫清楚是誰說的這部分叫做“提示語”,請大家看“我”和媽媽這幾句對話,用“~~~”畫出提示語,看看它們的位置一樣嗎?
、跒榱耸刮恼嘛@得更活潑、不呆板,提示語的位置可以變化,有的放在前面,有的放在后面,還有的放在中間呢!有的情況下,提示語也可以省略。這時,一個人說的話就寫一段。我們這次作文主要要求同學們掌握提示語在前面和在后面這兩種方法。
、圻^渡:提示語除了告訴我們是誰說的,還能提示什么?
、苄〗Y:提示語除了告訴我們是誰說的,還能提示人說話時的語氣、表情、動作等。寫對話時既要寫清是誰說的.,說了什么,還要寫出說話人的語氣、表情、動作等,這樣才具體、生動、形象。
。5)結合書上的分析,總結寫法(板書)。
、賹懬宄f的什么,是誰說的。
、趯懗鋈宋镎f話時的動作、表情和語氣等。
教后記:
第二課時
目標:遷移仿作,練習說、寫。
一遷移仿作
1、輔助練習。
。1)情境一。
指名一名同學演示動作:歡蹦著走進教室,同時說:“我們班在廣播操比賽中得第一名啦!”訓練學生說一句描寫人物說話時語氣、神態(tài)、動作的句子。要求學生們仔細觀察,聽清說了什么,是怎樣說的。
。2)情境二。
老師和一名學生表演對話,要求學生聽清說了什么,是怎樣說的。
2、模仿作文。
(1)明確習作要求。
通過剛才的練習,同學們已初步掌握了寫人物之間對話的方法。下面請大家看一個小品,練習寫一段對話,請同學們注意聽清說話人說了什么,又是怎樣說的。
。2)課堂小品表演。
。3)同桌互相討論:小品中的人物說了些什么?是怎樣說的?
。4)播放小品的錄音,再現情境,幫助學生弄清說了些什么。學生邊說邊回憶人物是怎樣說話的。
。5)投影映示句子,學生練習說話。
同桌互說、指名說,然后評議。
。6)把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連起來說清楚。
同桌互說、指名說,然后評議。
。7)同學們,剛才你們看了小品表演,根據小品提供的材料說了一篇作文,把事情說得很清楚,著重抓住了人物之間的對話,下面,我們試著給這篇作文起個題目。
指名說。
(8)練習寫稿,教師巡視指導。
(9)評議修改。
寫對話
說的什么 誰說的
說話時的動作、表情、語氣
習作5
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資料,知道端午節(jié)的相關知識。
2、通過討論交流,明確訓練要求。
3、根據書中的有關材料,寫成一篇觀點清楚,說服力強的介紹端午節(jié)的小短文。
教學重難點:把書中提供的相關資料,合理利用,重新組織,寫成介紹端午節(jié)的小短文。
教學準備:端午節(jié)的活動錄像。
教學步驟:
一、 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能說說我國有哪些傳統(tǒng)的節(jié)日嗎?這些節(jié)日分別有哪些習俗呢?
再過幾天,你們知道什么節(jié)日要到了嗎?
是呀,今天老師想請同學們來介紹一下端午節(jié)。
二、 閱讀資料,了解端午節(jié)。
1、 關于端午節(jié)的習俗和傳說可多了,你知道哪些呢?
2、 學生介紹已有的相關知識。
3、 有為名叫胡瑞芝的小朋友找來了許多關于端午節(jié)的資料,讓我們一起來好好的讀一讀吧。
4、 學生閱讀資料。
5、 指名朗讀每一條資料,及時補充、豐富資料的內容,使學生清楚明白。
6、 除了這些,你還知道哪些呢?鼓勵學生談出獨特的習俗。
三、 討論寫法
1、 閱讀課后習作指導,明確本次習作的要求
。1) 介紹端午節(jié)的來歷
。2) 介紹端午節(jié)的風俗
2、 指導寫端午節(jié)的來歷
端午節(jié)這一天最主要的風俗是賽龍舟和吃粽子了,可你們知道:
。1) 端午節(jié)這一天,為什么要賽龍舟嗎?
。2) 你見過那種場面嗎?
(3) 人們除了賽龍舟,還會干什么呢?
3、 指名說說人們賽龍舟、吃粽子的原因。
4、 點評。
四、當堂習作
五、 作文反饋
1、 表揚習作較好的同學
2、 討論出現的問題
六、修改習作
1、 對照自己習作試改
2、 指名交流
3、組內交流、互評,師巡視
教后記
習作6
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例文,初步感知作者是怎樣運用有力的事實和數據,把自己的觀點清楚明白地表達出來。
2.通過引導學生對周圍的事件發(fā)表個人的看法,提高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觀察生活、關注社會的良好品質。
3.能根據需要,有目的地搜集和處理有關材料,寫成一篇觀點清楚、說服力強的短文。
教學重、難點:
初步學習作者是怎樣運用有力的事實和數據,把自己的觀點清楚明白地表達出來的寫作方法。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初讀例文,學習方法
1.夏志成同學為什么要寫這篇稿子?
2.指名讀例文,思考:夏志成同學是怎樣寫這篇稿子的?
3.討論交流
⑴小作者運用了開門見山的方法,用一兩句把引起自己關注的事情交代清楚,并表明了自己態(tài)度。
、仆ㄟ^小作者具體說明“蜻蜓是昆蟲世界中最出色的‘除害飛行家’”的事例,讓學生知道,習作時,要想使自己的文章具有較強的說服力,就要把搜集到的與平時積累的能證明自己觀點的材料進行選擇、整理,有條理地寫下來,要注意用客觀事實和具體數據來說話。
、墙Y尾歸納了小作者的看法,發(fā)出呼吁,呼應了開頭,使文章更加完整、緊湊。
二.明確要求,完成寫作。
1.齊讀本次習作要求。
2.回憶自己在生活、學習中,哪些事情特別能引起自己的關注。
3.討論交流。
4.擬定題目,模仿例文進行寫作,師巡視。
5.指名讀,討論交流,評議。
三、認真完成作文草稿。
四、修改草稿,多讀。
五、謄寫,書寫工整。
教學后記:
習作7
教學要求:
1.能掌握日記的格式,并養(yǎng)成勤寫日記的好習慣。
2.能知道日記的內容比較廣泛。
3.能了解這則日記的內容及敘述順序。
4.能按要求寫一則簡單的日記,特別要注意把事情的經過寫清楚。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把事情的經過寫清楚。
難點:選擇日記的題材。
課前準備:讓學生回憶一天中的所見、所聞、所想、所做的事。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讓學生弄清日記的格式
1.同學們,你們還記得所學的日記的格式嗎?
2.指名學生回答。
3.我們不妨再看看例文的格式。
4.師生小結:第一行正中要寫年月日、星期幾和天氣情況,行空兩格寫正文。
二、使學生明白日記的內容
1.觀察插圖,看看:圖上畫了哪些人?主要人物是誰?她在做什么?
2.閱讀例文,想想:這則日記寫的是一件什么事?
3.朗讀書上的分析部分,說說日記的內容包括哪些。
4.幫助學生從作者寫“吃桃子”這件小事,明白日記的內容十
分廣泛,“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做過的事都可以寫”。
三、引學生了解日記的選材
1.設疑:既然日記的內容十分廣泛都要寫呢?
2.學生同桌討論,交換意見。是不是不加選擇,件件事
3.教師不忙下結論,要求學生默讀例文,思考作者為什么寫“吃桃子”這件事。
4.師生交流,共同小結:選擇的材料要有意義,不應該胡編亂造。
5.讓學生討論交流,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想、所做的事,哪些應該寫,哪些不應該寫,哪些不值得寫,并談談自己準備選擇其中的哪一件寫下來。
四、 引導學生掌握敘述的順序
1、再讀例文,看看作者先寫了什么,再寫了什么,還寫了什么?
2.學生朗讀例文,討論交流。
3、例文告訴我們,要把事情的經過寫清楚,必須掌握敘述的順序:先寫什么,接著寫什么,然后寫什么,最后寫什么?
4.學生擬寫作文提綱,同桌交流。
5.自己準備寫一件什么事?敘述的順序是怎樣的?
6.教師評議,鼓勵長處,指出不足。
7.學生四人小組討論交流自己所要寫的事情。
8.指名交流。
9.學生下筆作文,教師巡視輔導。
五、促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1、教師或學生講一些中外著名作家勤寫日記的小故事。
2、師生共談寫日記的好處:幫助積累材料,鍛煉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提高自己觀察事物、分析思考的能力等等。
1、 號召學生養(yǎng)成勤寫日記的好習慣,讓學生談談今后將如何寫日記。
教學后記:
習作8《編童話》
教學目標:
1、 懂例文《肚子再也不疼了》,了解主要內容及事情的前因后果。
2、 編一個童話故事,要把事情的經過和挑食的害處敘述清楚。
3、 讓學生從小養(yǎng)成不挑食和講衛(wèi)生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讀懂例文,學會編一個童話故事,敘述要清楚。
課前準備:
1, 課前閱讀童話故事
2, 調查了解一年級或本班同學有多少人偏食,他們喜歡,不喜歡吃哪些食物?對身體健康有什么影響?
3, 從課外書上查閱或向醫(yī)生請教偏食的害處。
4、教學電子演示文稿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激發(fā)興趣。
1, 同學們知道飯前不洗手有什么害處嗎?
2, 一年級有幾個小朋友不講衛(wèi)生,飯前便后不洗手,你準備怎樣教育他?
(編一個童話故事)
3, 耿新華同學已經把故事編好了,請同學們打開書,我們一起來讀這個童話故事。
二 學習例文
1, 引導構思:如果你寫這個童話故事,你準備寫哪些方面的內容?
。ㄔ鯓硬恢v衛(wèi)生,不講衛(wèi)生的害處。)
2, 初讀例文,要求讀通例文,讀懂大意。
3, 引導學生說說例文的大意。
。1) 指名讀例文
(2) 說說各自然段的內容
4, 組織學生討論
(1) 這個故事有沒有把不講衛(wèi)生的害處講清楚?怎樣講清楚的?
(2) 你認為哪些地方寫的好?
5, 總結:同學們,耿新華同學在寫這篇童話時,先確定好自己寫作的主題――講衛(wèi)生,然后展開豐富的想象,抓住小花貓怎樣不講衛(wèi)生和不講衛(wèi)生的害處兩個方面來寫,全文條理清晰、語句通順。今天,也讓我們來排一個養(yǎng)成良好習慣的童話故事吧!
三 按要求,編童話故事
1, 在你們的生活中,大家都會有哪些不良的學習習慣呢?書上就有幾幅圖,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2, 圖上都說了哪幾種不好的習慣呢?(寫字姿勢、愛吃甜食、挑食)
3, 你準備寫哪一幅圖,又準備怎樣寫呢?
以第三幅圖為例
1) 過課前調查,你發(fā)現誰偏食?他愛吃什么,不愛吃什么?(指名說說)
2) 偏食有什么害處?你從課外書上或醫(yī)生哪兒了解到了什么?(討論,交流)
3) 引導構思:你的童話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誰?他偏愛吃什么?不愛吃什么?對身體有什么影響?后來他是怎么做的?
4) 學生自行構思
5) 交流,評議
4, 第一、二幅的寫作指導同理。
四 學生寫稿(其中書面習作1課時)
板書設計:
習作八 肚子再也不疼了
小花貓不講衛(wèi)生
怎樣不講衛(wèi)生的
不講衛(wèi)生的害處
教后記:
三年級語文作文 篇2
平時,我們的語文課都是學習課文。可星期一的下午,卻上了一節(jié)與眾不同的語文課。
上周五,老師說我們要舉行一場辯論賽,題目是《小學生上網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分正方和反方兩個隊,每隊5個人。正方隊長是胡浩哲,反方隊長是我。大家聽了都很激動,回家積極地查閱相關資料,每個人都摩拳擦掌,做好了準備。終于盼到了星期一的下午,一上課,辯論賽開始了,首先是正方和反方先后講述了自己的觀點,正方的觀點是小學生上網利大于弊,反方的觀點是小學生上網弊大于利。緊接著激烈的自由辯論開始了。正方隊長首先說:“我們平時預習課文查資料,做英語網絡作業(yè),哪一項都離不開網絡,所以,小學生上網利大于弊!蔽曳睫q手立即反駁道:“我們的資料都是在圖書館里查找到的,不一定要依賴網絡!闭睫q手馬上說道:“在網上幾分鐘就能找到的資料何必那么辛苦地去圖書館找呢?”我接著反駁道:“上網會對視力造成傷害,就在我們班上,有多少同學就是因為上網時間過長而過早地戴上了眼鏡啊!另外,有關專家做過調查,人們在網絡上花費的時間越多,與親人溝通的時間就越少,現實中的朋友也會越少,就會越來越感到孤獨!本瓦@樣,正反兩方你一言我一語,唇槍舌劍,互不相讓。正方每一位隊員的實力都非常強,我們也不甘示弱,仔細聽他們的觀點,抓住漏洞,利用我們的觀點進行反駁。辯論賽進入了白熱化階段,現場的氣氛被推上了高潮。最終,正方被我們反駁得啞口無言,我們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這真是一場別開生面的辯論賽,也是一節(jié)與眾不同的語文課,通過這次活動,我學會了怎樣查找需要的資料,怎樣表達自己的'觀點。其實,上網也是有一些好處的,我手中的資料就是上網查到的,每個事物都各有利弊,我們要從各個角度來看它,不能因為他的利而忽視他的弊,也不能因為他的弊而看不見他的利。辯論加深了我們對事物的認識,提高了我們邏輯思維和語言的表達能力。我希望以后能經常舉行這種活動,讓我們增長見識,開闊視野,不刻板地學知識。
三年級語文作文 篇3
我的語文老師姓賈,她長得非常漂亮。有著一頭長長的卷發(fā),個子高高的,走起路來很有精神。
她是從六年級下來教我們的,有著豐富的知識和經驗。她教學的方法很特別,要求我們學語文要牢記四大要點:“聽,說,讀,寫!睆V泛的`閱讀,熟練的掌握生字,詞語,和成語的意思,使我們有表達和敘述的能力。
上課時,賈老師要求我們認真聽講,按時完成作業(yè)。記得上一次,老師在給我批改作業(yè)的時候,評語寫道:“你是一個很認真,很勤奮的男孩老師很高興認識你!崩蠋煹囊环捵屛腋有判陌俦丁C刻煸缭缙鸫泊舐暲首x半小時,課后認真的積累成語和優(yōu)美的句子。
我的老師“有教無類,因材施教”,提倡我們“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fā)!蔽液芨吲d認識我的語文老師 ——賈老師。
三年級語文作文 篇4
第一天
老師布置了一個觀察的作業(yè),我左思右想還是沒想到觀察什么,媽媽說:“那觀察桂花吧!”我眼前一亮,真是個好主意!
我們學校門口有兩株桂花樹,就它了,一朵小花有4個花瓣,一束上有十個左右的小花朵,是黃色的。
雨后的'一天
今天下雨了,晚上我興高采烈地去看桂花,呀!美麗的桂花掉了一地,留在樹上的也都干枯了,真香呀!桂花的葉子從中間縱起來,像腰帶一樣,很有立體感。
倒數第二天
桂花全落了,只有葉子和花柄,也不香了。
最后一天
怎么?又開花了,比以前開的還多了?奇了怪了,難道還要開一次?我還發(fā)現,醫(yī)院小區(qū)的桂花還有橙色的,媽媽說那是丹桂,難怪顏色不一樣!我和媽媽還有表妹摘了許多桂花,和大米一起煮成桂花粥,吃著還有點兒苦呢!
三年級語文作文 篇5
回顧這個學期寫過的八篇作文,分別是:
一、介紹家鄉(xiāng)景物(寫景)
二、關于環(huán)境保護
1、可以寫自己調查了解到的情況;(說明文、調查報告)
2、可以發(fā)揮想象,寫幾年后家鄉(xiāng)環(huán)境的變化;(想象文)
3、可以寫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發(fā)生的有趣的事情。(寫事)
三、介紹自己(寫人)
四、介紹自己的絕招(寫事)
五、寫父母對自己的愛或發(fā)生在自己和父母之間的感人的事(寫事)
六、寫未來的.一樣感興趣的東西(想象文)
七、自由作文
八、編一個“我變成……”的故事(想象文)
歸納一下,主要有四類文章,其中寫事和想象占的比例是最多的,而這兩類的文章的寫作符合三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及寫作興趣。
復習建議:
1、針對學生寫作時出現的問題,如不會突出重點進行具體描寫,文章結構安排不當等設計小型多樣的小練筆,進行仿寫、續(xù)寫等。
2、在閱讀訓練中要滲透作文練習指導,根據本學期的作文內容和要求,精心選擇讀寫結合點,選擇相應的文章作為閱讀材料,既加強了閱讀的指導,又可以給學生的寫作提供有效借鑒、模仿的對象,從而使語言運用練習成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而不是孤立的,效果才是顯著的。
3、組織學生圍繞習作的要求修改,對做得好的同學、同伴給予表揚、肯定。形成“好文章是改出來”的良好意識。
三年級語文作文 篇6
星期六的傍晚,我和爸爸媽媽去看音樂噴泉。
到了廣場,我看到了一個半圓形的凹地,上面貼著藍顏色的瓷磚,有三處縫隙,在每一處縫隙中有十多個水嘴,這是干什么用的呢?音樂噴泉在哪里,又沒有水池,去哪兒看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漸漸的夜幕降臨,來看的人越來越多了,此時,音樂聲響起,人們發(fā)出山呼海嘯般的叫聲,隨著音樂節(jié)奏的變化,水嘴開始噴出一道道水柱,有時高,有時低,有時像一片竹林,有時像參天大樹,有時像一個個巨人,不斷變換形狀;再隨著音樂的強弱變化,不斷變換燈光,有時像翠綠的.花瓣,有時像紫色的綢帶,有時像潔白的婚紗……五光十色,美麗極了!我被眼前的美景吸引了,不斷的走近音樂噴泉,想和音樂噴泉融為一體,不要分開。
音樂噴泉真美呀!我為你歌唱,我為你自豪。
三年級語文作文 篇7
我是一條快樂的小鯉魚,生活在清澈見底的小河里,無憂無慮的過著逍遙自由的日子。小魚小蝦都是我的朋友,每天和我一起玩躲貓貓、吹泡泡等游戲。
可是好景不長,我生活的小河由清澈見底變成了渾濁不堪,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終于小青蛙解開了這個謎題,原來附近新開了一個工廠,每天都在排放污水讓小河變得渾濁不堪。小鯉魚聽后,氣得直搖尾巴。在小青蛙的陪伴下,來到了森林法院去投訴。小鯽魚對熊法官說:“法官大人,您可知道我們小魚生活的水質現在受到了污染,我的`兄弟姐妹們都有生病或死去的,您說該怎么辦?”熊法官聽了,叫小狗——嘟嘟去調查情況是否屬實。結果出來了,小河真的被污染了。它們又趕快找起污染源頭來,經過千辛萬苦之后,終于找到了污染源頭。原來是一個工廠的排污口在排放污水。于是熊法官把甲和乙兩位總經理帶回法院審訊,審訊會開始了,熊法官問:“甲、乙兩位總經理為什么要直接把污水排入河中?”“為了節(jié)約成本!边@時小鯉魚氣憤的跳起來說:“難道你們?yōu)榱松儆靡稽c錢,就把我們的生命不當一回事了嗎?”頓時,兩位總經理被小鯉魚說得啞口無言。熊法官對甲、乙兩位總經理說:“給你們三天時間,把小河治理干凈,不然,我就給你們判環(huán)境污染罪!”
聽到這樣的結果,小鯉魚滿意的笑了,他們又可以游到從前干凈清澈的小河里了。
三年級語文作文 篇8
我覺得我的語文老師是十分完美的。
首先得說老師才華橫溢,講課有自己獨特的魅力。她總是有辦法使同學們踴躍發(fā)言,課堂活躍,而不像復讀機一樣:老是板著臉嘮叨重復。
老師每次面帶迷人的微笑走進教室,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可愛的大女孩”。上課,老師投入講讀,仿佛她也是課文里的某個角色,抑揚頓挫,聲情并茂,甚至爽朗大笑或者淚光閃閃。每次我們都能被她的專心感染,我們認真聽,仔細記,響亮地回答,有感情地讀。老師一會兒用笑意贊許我們的`積極,一會兒豎起大拇指夸獎我們的正確,最后大家多半是喜氣洋洋地下課。
同學當中也有開小差做小動作的。批評,絕對批評。不過,沒有“狂風暴雨摧折枝”,只有“和風細雨無聲潤”。耐心開導是老師的強項。教育你知識的重要,讓你明白時間的可貴,你要知道父母的艱辛不易,你要曉得自己的未來責任……這些道理的“殺傷力”可比大聲訓斥還要大,再加上她的若干個古今中外的名人勵志故事,和她那不說服你不打動你決不罷休的勁兒,足以催人淚下,令人痛改前非呀。
啊,有了這樣的好老師,我們的學習生活才會多姿多彩,有滋有味!
三年級語文作文 篇9
今天我和爸爸進行語文考試。爸爸先考我背課文,我第一個背的只錯了兩個字,后來一個錯了一個字,一共錯了三個。后來把所有的課文都背完,一個都沒有錯。我考爸爸的是背詩,爸爸有很多都不會。《古朗月行》的下一段他都不會,我又考爸爸別的詩,爸爸有些還是不會,這就說明我比爸爸強很多,很多。寫日志的時候,爸爸笑了一頓,現在都還在笑。上午考完背課文一會,我們還考了生字。我只錯了兩個“為”和“金”兩個。現在我已經熟了。因為我在爸爸送我上貝樂的路上已經練熟了。爸爸還聽寫了我平時卷子上的.錯詞。還有一個是對的,老師好像是判錯了,就是“晴”的反義詞,我寫的就是“陰”?墒抢蠋熃o我判錯了,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我寫得不清楚呢。
一會數學考試,我肯定不怕數學,簡直就是小菜一碟。爸爸買的磁力小棒里面還贈送數字粘貼,太棒了,這樣我就能夠考數學了。期末考試一定要雙百啊!
【三年級語文作文】相關文章:
三年級語文作文07-03
三年級語文作文08-16
【精選】三年級語文作文12-17
[經典]三年級語文作文11-04
三年級語文作文【經典】11-09
[精選]三年級語文作文11-08
三年級語文作文(精選)09-02
三年級語文作文[精選]09-02
(精選)三年級語文作文09-01
(精選)三年級語文作文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