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考語文的作文五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那么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考語文的作文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考語文的作文 篇1
01、最柔軟脆弱的是人性,最厚重剛烈的也是人性。
02、人性的墮落,常常從無視公理開始,社會的尊嚴,常常因權力濫用萎縮。
03、永遠相信,人世間不只是心靈的沙漠,感情的冰窯,各種至善至真的情懷,筑起了一道道最美的風景。
04、幸福的家庭家家都相似,不幸的家庭卻各有各的不幸。(托爾斯泰《復活》)
05、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沒有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是筆直的、沒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業(yè)上的岔道口,個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錯一步,可以影響你人生的一個時期,甚至影響你的一生!(路遙《平凡的世界》)
06、生命的意義不在美麗的言辭中,不在空洞的追求里,而在于實實在在的謀求自己的生存,同時也幫助別人生存中。
07、人的一生,如同四季,春種,夏耘,秋收,冬藏。
08、生命如同一幅畫,可以沒有色彩鋪張的轟轟烈烈,但不能缺少美的意境。
09、生活如同一根燃燒的火柴,當你四處巡視以確定自己的位置,它已經點完了。
10、當雨季來臨時,許多生命的記憶被雨水淋成褪色的風景,所有不經意的回眸都被絢麗成最浪漫的構思,在夢醒后的清晨,無奈地投入另一種漂泊
11、每個人都曾面臨人生的選擇,我們必須決定什么是重要的事
12、拉開窗簾,陽光只有一種顏色。
13、不要被世俗的塵囂蒙住你的眼睛。
14、把耳朵叫醒,然后,傾聽世界,相信,必有一個聲音屬于成功。
15、苦難對于天才是塊墊腳石,對能干的人是財富,對弱者是一個萬丈深淵。
16、如果把苦難只視為苦難,那它真的就只是苦難。但是如果你讓它與你精神世界里最廣闊的那片土地去結合,它就會成為一種寶貴的營養(yǎng),讓你在苦難中如鳳凰涅盤,體會到特別的甘甜和美好。
17、惟寬可以容人,惟厚可以載物。
18、一個不容置疑的哲理,一個令人銘心的命題,一個內涵豐富的象征,沒有不為名利的世紀超人,只有善待名利的智者。
19、只要心里有陽光,眼睛看到的就都是溫暖。
20、給心情涂上顏色,我們便有了七彩的人生,我們才真正地把握了自己。
21、樂觀者和悲觀者之間的差別十分微妙:樂觀者看到的是甜甜圈,而悲觀者看到的則是甜甜圈中間的小小空洞。
22、倘若你想改變你的世界,首先就應該改變你自己。
23、就像向日葵追尋太陽,人總是追求崇高與完美,而人生偏是一個在苦難中不斷雕塑自我的過程。
24、冬天,從這里奪去的,春天會一絲不少的變換著形式交還給你。
25、有許多的人,一直在苦苦地尋找著上帝賜予自己的寶石,但當寶石已經拾在自己的手中時,卻又被自己輕而易舉地拋棄了。
26、兒時的歲月總是有母愛相伴,長大的我覺得與母親漸遠。驀然回首,才發(fā)現(xiàn)陽光依舊母愛就在身邊。
27、幸福的定義,珍惜你所擁有的每一樣東西,你會發(fā)現(xiàn),幸福簡單的讓你無法置信。
28、一忍可以成百勇,一靜可以制百動。
29、獨善其身者難成大事,越利他,就越利己
30、我睡去,感覺生命之美麗,我醒來,感覺生命之責任。
31、一個人到了忘記得失的時候,他實際上已有所得。
32、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永遠的守望可能只會收獲糊口的玉米,如果跳出了這一畝三分地,你可能成為乞丐,但更有機會發(fā)現(xiàn)遠方的金子。
33、蠟燭的美,是絕唱的美。它以自焚的痛苦將自己化為光和熱,照亮了別人。
34、我們可以失望,但決不能盲目。
35、人生沒有不可逾越的天塹,只要永不懈怠地一步一步走下去,前面就是幸福的彼岸。
36、為人處世的原則就是多為對方留下一些余地,留給別人的同時,也留給了自己。
37、許多時候,能讓我們超越極限的力量,不是名利,不是財富,甚至連自己的生命都不是,而是在血管里涌動的,一次次漫過心底的愛!
38、許諾通常分為兩種,一種如清茶,倒一杯是一杯,一種如啤酒,才倒半杯,就已經泡沫翻騰。
39、肉體是精神居住的花園,而意志則是這個花園的園丁,意志既能夠使肉體貧瘠下去,也能用勤勞使它肥沃起來。
40、一種顏色,生命的一瞬。執(zhí)著地追求著永恒,一路失落,一路遺失,一路惘然,仍舊夢想,夢想
41、打開心的窗口,睜開敏銳的眼睛,莫讓一切都隨風。
42、別忘了,愛有多深路就有多長,只要有一個明天,就會有有無窮無盡的希望。
43、溫暖是無處不在的,溫暖著自己,也溫暖著別人。正如: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44、我不一定在快樂地活著,但我一定是在追逐生活中的快樂。
45、記取昨天,是為了把握今天,更是為了掌握明天。
46、如果敵人讓你生氣,那說明你還沒有勝他的把握。如果朋友讓你生氣,那說明你仍然在意他的友情。
47、日出東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鉆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考語文的作文 篇2
有一位動物行為專家,出于良好的愿望,為了培養(yǎng)猩猩的創(chuàng)造力,在一個空房間里,為一只黑猩猩設置了一串掛在半空的香蕉和幾個散亂的可以疊起來的木箱,然后他關上門,從門上的小孔中向內窺視。然而,他看到的卻是另一只烏溜溜的眼睛——那只猩猩也正在向他窺視!
我并無意于把我們可愛的孩子比作猩猩,有的時候,我們自己卻像這位專家一樣做著失敗的實驗,驚然發(fā)現(xiàn)工作的進程沒有按照我們預設的軌道前進,在某種意義上,使我們從事的職業(yè)陷入了荒誕。
六十年代中期,美國發(fā)起了一場“非學;钡倪\動,他們的口號是:“取消學校!”。因為學校制度貌似平等,實則極不平等。學校儼然以知識的壟斷者自居,把極小一部分規(guī)定的知識轉變成一種商品,將學生規(guī)定為這些知識的硬性消費者,使用文憑這一手段進行強行的販賣。該思潮代表人物伊里奇(Ivan Illich)在此提出了一個著名的概念:隱蔽課程——只有學校教育才能為每個人的成長作準備,凡是學校里不傳授的東西,便是無價值的。而這又必然導致更為極端的觀念:只有通過考試才能為每個人的成長作準備,凡是不考試的東西,便是無價值的。愛因斯坦說:“做同樣的工作,它的.出發(fā)點,可以是恐怖和強制,可以是追求威信和榮譽的好勝心,也可以是……每個健康兒童都具有的天賦的好奇心,只不過這種好奇心往往很早就衰退了……”我們的兒童早已沒有好奇心了,如果有的話,也只是對教育者古怪的行為感到好奇,正如那只向外張望的猩猩一樣。
“考試是指揮棒”,此言非虛 ,但最多只對了一半,“棒”則“棒”矣,然非“指揮棒”,而乃一枝狼牙大棒,誰若置若罔聞,定遭當頭棒喝。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我和我的笨小孩們都感到深深的痛苦。我們在狹細的路途中經常被迫陷入形而上的沉思:“教育的終極目的是什么?”轟轟烈烈的大背景下,理想的答案離我們多么遙遠——佛學大師池田大作如是回答:“教育的根本課題是在于說明和回答人類應當怎樣存在,人生應該怎樣度過這些人類最重要的問題!庇鴼v史學家阿諾德·湯因比說:“教育的正確目的,歸根結底是宗教性的東西,不能只圖利益。教育應當是一種探索,使人理解人生的意義和目的,找到正確的生活方式!
有人說這些已不適應時代了,那么我們究竟處于怎樣一個時代?可以移用狄更斯《雙城記》的開首語:這是最好的年月,這是最壞的年月;這是智慧的時代,這是愚蠢的時代;這是信仰的新紀元,這是懷疑的新紀元;這是光明的季節(jié),這是黑暗的季節(jié);這是希望的春天,這是絕望的冬天。
這樣一個時代,我們如何做一名教師?我們如何做一名語文教師?
我以為,語文教育在此時代應有兩個目標:也就是傳統(tǒng)文化的承繼(文化教育)和純正的審美趣味(文學教育)。
教書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將我們的感受圈成一枚硬幣,痛苦是一面,快樂即是另一面。我希望,在以后的某一天,每一位愛孩子及他們的未來的教師都能快樂著孩子的快樂。我希望,在以后的某一天,每一位了解我們工作的艱辛與不易的人都能快樂著我們的快樂。貴州省仁懷市壇廠小學 陳美英
考語文的作文 篇3
今天,我們測試了語文的第六單元,這一次考的很嚴格,連我們班的“抄襲大王”,在今天也沒有抄上。
今天下午,體育課變成了語文課,我們馬上開始了復習,老師怕我們考不好,就把試卷都講了一遍。我們復習也非常有重點了,又是背又是寫的,一個閑著的也沒有。
開始考試了,老師正巧有事就回家去了。教室里由馬永怡監(jiān)考。她給我們調了位子,在邊上的通通調到最邊上,這樣以防萬一,應該不會有人抄襲了。馬永怡真是火眼金睛,馬上發(fā)現(xiàn)了一個同學在桌底下抄書,她頓時焦急地走到那位同學那里。那位同學就是我們班的“調皮蛋”和“抄書大王”。她嘻皮笑臉著對著馬永怡,把書藏得嚴嚴實實。馬永怡發(fā)火了,把他的'書揪了出來,只見他急得“哇哇”大叫起來,同學們都笑了。
我做題很快,不一會兒就搶在了同學們前面做完了。做完后我仔細檢查了每一個題,把空著的題都填上了,把答案不明確的都補充上了,只有一個讀音的題拿不準,但又沒辦法,只好這樣交上了。
下課后,我馬上翻了翻書,書上有明確答案,我發(fā)現(xiàn)讀音題做錯了。我真后悔當初沒有好好復習。從現(xiàn)在起,我一定要認真聽老師講課,虛心學習,一定要記住“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力爭下一次考試有更大的進步。
考語文的作文 篇4
我理想的教材是這樣的:一部小說選本;一部散文選本;一部詩歌選本;一本精美小品文集,一種語文教材的理想。選本里面都不是刪節(jié)的東西,入選的文章全文都要收進去。根據長文存目的原則,提供給學生關于該文的最佳版本。學校圖書館必須具備該書該版本,供學生傳閱。用教材引領學校建構大語文閱讀框架。讓語文進入學生學習生活的諸多領域。
為什么要使用全文?我認為,一部文學作品,只有通讀全文,才有可能把握脈動于其中的作者的心靈。我們常發(fā)現(xiàn)這樣的怪事,一篇文章若未被選入中學課本,學生于課外偶然覓得,如獲至寶,閱讀時如饑似渴,而一旦選入中學課本,便覺得讀之無味。原因當然有很多方面,比如任務驅使閱讀疲勞等,但學生只能在課本中實現(xiàn)與文字的對話,文本與作者已經面目全非,這不能不是一個重要原因。
高中三年,學生們沒有一個可崇敬的作家,沒有一部可摯愛的'作品,對于語文教學來說,難道意味著成功嗎?
語文就應該是一個閱讀系統(tǒng),它根本不可能像數理化一樣用一本或幾本書來建構一個知識框架,因為語文根本沒有一個梯次發(fā)展的知識的鏈,也根本不具備梯次發(fā)展的能力層級,語文知識與能力發(fā)展的有序性是靠學生的心靈去重組的。
只有構建這種規(guī)模宏大的閱讀體系,才能真正實施速讀、細讀等多種讀書方法。而先前教師在課堂上教學生做的所謂的快速閱讀,那是假的,不具備快速閱讀的真正意義。我認為,快速閱讀的閱讀行為與思維活動同時,閱讀者目光移動的過程,就是篩選信息與整合信息的過程。快速閱讀還與關鍵詞的提取、手的記錄同時。這種快速閱讀,能使思維得到極好的訓練。但眼下教師要學生做的卻不是這樣的,而是給一篇只有千把字的文章,讓學生從頭到尾很快地讀一遍,然后給任務,學生再到文中查找與任務相關的信息。這種快速閱讀的過程,只是熟悉內容的過程,而不是思維過程,與真正意義上的快速閱讀完全是兩碼事。
以往的與當前的教材,不能培養(yǎng)學生多種閱讀能力,不能培養(yǎng)起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導致學生思維的倦怠,是極不可取的。
感言:
這是一種理想,一種閱讀的理想!罢Z文是一種精神而不是一種工具”,少年作家蔣方舟的這句話也許是這篇文章最好的總結。
考語文的作文 篇5
人是不能被打敗的,你可以把他消滅,但你卻不能打敗他。每每看到這句名言,我的腦海里便浮現(xiàn)出這樣一幅畫面、洶涌澎湃的.大海上,一只小漁船,一只由一位老漁民駕駛的漁船。老人正用他古銅色的身軀,鐵一般的臂膀,揮動著船槳,與鯊魚搏擊。濺起的浪花,灑在老人的身上,射出落日的余輝。這就是桑提亞斯海明威筆下的響當當的鐵骨。(《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
【考語文的作文】相關文章:
語文?甲魑04-17
【精選】考語文的作文九篇01-14
精選考語文的作文9篇01-13
考語文的作文(精選24篇)07-19
精選考語文的作文10篇01-16
精選考語文的作文5篇07-02
【精選】考語文的作文7篇07-01
考語文的作文八篇01-10
考語文的作文五篇01-07
精選考語文的作文六篇07-06